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模式探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文献简述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页
    1.4 本论文的不足与创新第14-15页
2.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现状第15-23页
    2.1 中小企业概述第15-17页
        2.1.1.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第15-16页
        2.1.2 中小企业的特点第16-17页
        2.1.3 中小企业融资类型与工具第17页
    2.2 中小企业信贷现状分析第17-20页
        2.2.1 内部融资比例偏低第18页
        2.2.2 直接融资难第18页
        2.2.3 银行信贷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第18-20页
    2.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现状分析第20-21页
        2.3.1 信贷准入政策不灵活第20页
        2.3.2 信贷授权高度集中,信贷不及时第20页
        2.3.3 大银行“形式应付”中小企业贷款,股份制银行运行和管理模式仍不灵活第20-21页
    2.4 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第21-23页
        2.4.1 外部需要—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第21页
        2.4.2 内部需要—实现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第21-22页
        2.4.3 未来需要—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必然选择第22-23页
3. 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信贷矛盾原因分析第23-27页
    3.1 中小企业自身原因第23-24页
    3.2 商业银行层面的原因第24-27页
        3.2.1 根本原因——现有合规化管理机制不适合中小企业第24页
        3.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技术和产品的缺陷第24-25页
        3.2.3 信贷体制因素第25页
        3.2.4 商业银行自身指标的约束第25页
        3.2.5 经营管理因素第25-27页
4.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模式——“信贷工厂”模式第27-30页
    4.1 “专营中心”模式第27-28页
    4.2 “信贷工厂”模式第28页
    4.3 “信贷工厂”模式在中国运用的背景第28-30页
5. 创新“信贷工厂”模式,打造流程银行第30-47页
    5.1 创新“信贷工厂”模式——“专营中心”模式和“信贷工厂”模式的有效结合第30页
    5.2 具体操作流程第30-44页
        5.2.1 业务开发—客户筛选和客户营销第31-34页
        5.2.2 授信评价第34-39页
        5.2.3 信贷审批第39-41页
        5.2.4 信贷执行第41页
        5.2.5 贷后管理第41-43页
        5.2.6 总结第43-44页
    5.3 “信贷工厂”模式推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第44-47页
        5.3.1 打造专业队伍第44-45页
        5.3.2 建立权责对等、合理化的激励机制第45-46页
        5.3.3 有效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自身实际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80后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有效测度研究--以昆明市大型国有企业为例
下一篇: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