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基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失误若干案例 | 第13-21页 |
案例一:“奶牛之乡”的“杰作” | 第13-15页 |
案例二:“必须装又必须拆的防盗网” | 第15-18页 |
案例三:畸形的“内陆开发区”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基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础理论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基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相关概念辨析 | 第21-27页 |
一、基层政府范围的界定 | 第21-22页 |
二、重大行政决策的内涵 | 第22-27页 |
三、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含义 | 第27页 |
第二节 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一、人民主权理论 | 第27-28页 |
二、法治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三节 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现实价值 | 第30-32页 |
一、有助于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 第30页 |
二、有助于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 第30页 |
三、有助于实现重大行政决策的公正 | 第30-31页 |
四、有助于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效率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我国基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现状分析 | 第32-42页 |
第一节 基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7页 |
一、重大行政决策主体总体素质不高 | 第32-33页 |
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性不足 | 第33-34页 |
三、重大行政决策民主性不强 | 第34-35页 |
四、重大行政决策监督体系不健全 | 第35-36页 |
五、重大行政决策责任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我国基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37-42页 |
一、重大行政决策主体的程序理念缺乏 | 第37-38页 |
二、重大行政决策的权力分配存在明显缺陷 | 第38-39页 |
三、重大行政决策的效率性取向过于突出 | 第39-40页 |
四、重大行政决策组织机构的设置违背分权原则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 第42-58页 |
第一节 重大行政决策主体的法治化 | 第42-44页 |
一、明确界定重大行政决策主体的科学内涵 | 第42-43页 |
二、提升重大行政决策主体的总体素质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化 | 第44-48页 |
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 | 第45-46页 |
二、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 第46-47页 |
三、构建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评估制度 | 第47-48页 |
第三节 重大行政决策监督的法治化 | 第48-52页 |
一、重大行政决策内部监督体系的法治化 | 第49-50页 |
二、重大行政决策外部监督体系的法治化 | 第50-52页 |
第四节 重大行政决策责任的法治化 | 第52-58页 |
一、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责任承担主体 | 第53-54页 |
二、构建重大行政决策的责任体系 | 第54-55页 |
三、实现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程序的法治化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