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原因第11页
        1.1.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述评第13-15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第14-15页
    1.3 研究设计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1 内容结构第16页
        1.4.2 主要观点第16页
        1.4.3 可能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内容构成第17-24页
    2.1 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的理论依据第17-20页
        2.1.1 农村文化政策的内涵及其地位第17-18页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第18-20页
    2.2 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的内容构成第20-24页
        2.2.1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第20-21页
        2.2.2 智育教育政策第21页
        2.2.3 科技普及政策第21-22页
        2.2.4 文化活动政策第22-24页
第3章 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选择的背景及原因第24-29页
    3.1 农村文化政策选择的背景第24-25页
        3.1.1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第24页
        3.1.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不断发展第24-25页
    3.2 农村文化政策选择的原因分析第25-29页
        3.2.1 党的领导人在文化问题上突出文化的政治功能第25-26页
        3.2.2 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需要第26-27页
        3.2.3 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第27-29页
第4章 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的内容及实施第29-39页
    4.1 以社会主义占领农村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第29-31页
        4.1.1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第29-30页
        4.1.2 学雷锋运动第30-31页
    4.2 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为主的智育教育政策第31-33页
        4.2.1 全国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第31-32页
        4.2.2 大办农业学校,学习先进典型第32-33页
    4.3 以增强农民科技知识为主的科技普及政策第33-35页
        4.3.1 倡导农业先进典型的学习第33-35页
        4.3.2 创办农业技术夜校第35页
    4.4 以丰富农民业余生活为主的文化活动政策第35-39页
        4.4.1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第36页
        4.4.2 农村地方戏剧、歌舞等文艺活动第36-37页
        4.4.3 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城乡文化交流第37-39页
第5章 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实施产生的影响第39-44页
    5.1 农村文化政策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第39-40页
    5.2 农村文化政策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第40-42页
    5.3 农村文化政策对农村社会进步的影响第42-44页
第6章 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第44-51页
    6.1 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教训分析第44-46页
        6.1.1 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制度作保障,确保政策的稳定性第44-45页
        6.1.2 农村文化建设要尊重农村文化建设规律第45-46页
        6.1.3 农村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农民与政府的关系第46页
    6.2 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经验总结第46-49页
        6.2.1 明确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第46-47页
        6.2.2 “双百”方针作为一项好的文化方针政策应该不断坚持并创新第47-48页
        6.2.3 文化建设应坚持始终以服务人民为目的第48-49页
    6.3 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历史启示第49-51页
        6.3.1 农村文化政策的正确选择有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第49页
        6.3.2 农村社会现代化不能缺少农村文化现代化第49-51页
第7章 结语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民需求导向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构建研究--以洪山区珞南街社区为实证调查对象
下一篇:A园林绿化公司建造合同管理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