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RFID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RFID 安全机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RFID 安全认证协议 HSASILC | 第15-38页 |
2.1 RFID 系统 | 第15-19页 |
2.1.1 RFID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2.1.2 RFID 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2.2 RFID 系统的安全与隐私威胁问题 | 第19-22页 |
2.2.1 射频识别的安全需求 | 第19-20页 |
2.2.2 RFID 系统的安全威胁 | 第20-22页 |
2.3 RFID 安全的解决方案 | 第22-29页 |
2.3.1 物理安全机制 | 第22-23页 |
2.3.2 密码安全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2.4 HSASILC 安全 RFID 协议的设计 | 第29-37页 |
2.4.1 协议的主要设计思路 | 第29-30页 |
2.4.2 初始化化条件 | 第30-31页 |
2.4.3 协议的认证过程 | 第31-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HSASILC 的安全性证明 | 第38-52页 |
3.1 RFID 安全协议的分析方法 | 第38-40页 |
3.2 GNY 逻辑 | 第40-42页 |
3.2.1 GNY 逻辑概况 | 第40页 |
3.2.2 GNY 逻辑的语法 | 第40-41页 |
3.2.3 GNY 逻辑的主要推理规则 | 第41-42页 |
3.3 HSASILC 的形式化证明 | 第42-47页 |
3.3.1 初始化假设及目标 | 第42-43页 |
3.3.2 理想化模型 | 第43-44页 |
3.3.3 协议的逻辑证明 | 第44-47页 |
3.4 HSASILC 的安全性分析 | 第47-51页 |
3.4.1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47-48页 |
3.4.2 性能分析及比较 | 第48-51页 |
3.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HSASILC 协议的验证与仿真 | 第52-75页 |
4.1 软件仿真模块的划分 | 第52-57页 |
4.1.1 系统流程图 | 第52-53页 |
4.1.2 标签端模块的设计 | 第53-54页 |
4.1.3 读写器端的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4.1.4 服务器模块的设计 | 第55-57页 |
4.2 系统实现 | 第57-70页 |
4.2.1 算法的选择 | 第58-60页 |
4.2.2 标签端算法的选择 | 第60-64页 |
4.2.3 认证协议的验证 | 第64-70页 |
4.3 系统的 RTL(寄存器传输)级仿真 | 第70-74页 |
4.3.1 Verilog HDL 及仿真环境 | 第70-71页 |
4.3.2 标签端的设计 | 第71-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总结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