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1.1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定义 | 第11页 |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23-26页 |
|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26-47页 |
| 2.1 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26-27页 |
| 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第27-32页 |
| 2.2.1 利率渠道 | 第27-28页 |
| 2.2.2 信贷渠道 | 第28-30页 |
| 2.2.3 汇率渠道 | 第30-31页 |
| 2.2.4 资产价格渠道 | 第31-32页 |
| 2.3 导致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原因 | 第32-39页 |
| 2.3.1 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利率渠道因素 | 第33-34页 |
| 2.3.2 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信贷渠道因素 | 第34-36页 |
| 2.3.3 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汇率渠道因素 | 第36-38页 |
| 2.3.4 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资产价格渠道因素 | 第38-39页 |
| 2.4 导致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的原因 | 第39-47页 |
| 2.4.1 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的利率渠道因素 | 第39-41页 |
| 2.4.2 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的信贷渠道因素 | 第41-43页 |
| 2.4.3 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的汇率渠道因素 | 第43-45页 |
| 2.4.4 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的资产价格渠道因素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实证模型介绍、区域划分、变量选择与数据初步检验 | 第47-59页 |
| 3.1 实证模型介绍 | 第47-51页 |
| 3.1.1 单位根检验 | 第47-48页 |
| 3.1.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8-49页 |
| 3.1.3 VAR模型 | 第49-50页 |
| 3.1.4 脉冲响应函数 | 第50-51页 |
| 3.2 区域划分、变量选取和数据选择与说明 | 第51-53页 |
| 3.2.1 区域划分 | 第51-52页 |
| 3.2.2 变量选择 | 第52-53页 |
| 3.2.3 数据选择与说明 | 第53页 |
| 3.3 数据的初步检验 | 第53-59页 |
| 3.3.1 单位根检验分析 | 第53-57页 |
| 3.3.2 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分析 | 第59-73页 |
| 4.1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存在性的实证检验 | 第59-61页 |
| 4.2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成因分析 | 第61-73页 |
| 4.2.1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成因的定性分析 | 第61-65页 |
| 4.2.2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成因的实证检验分析 | 第65-73页 |
| 第五章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分析 | 第73-90页 |
| 5.1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存在性的实证检验 | 第73-75页 |
| 5.2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的成因分析 | 第75-90页 |
| 5.2.1 影响物价上涨的相关因素 | 第75-81页 |
| 5.2.2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成因的定性分析 | 第81-86页 |
| 5.2.3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成因的实证检验分析 | 第86-90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90-95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90-91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91-95页 |
| 6.2.1 对中央银行的政策建议 | 第91-93页 |
| 6.2.2 对各地区的政策建议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 附录 | 第101-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0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