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制度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1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页 |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第7-8页 |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8页 |
·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 第8-10页 |
·农业产业化及其模式 | 第8-9页 |
·农业经营制度及其变迁 | 第9页 |
·研究假设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1-15页 |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回顾 | 第11-14页 |
·农业经营制度的理论回顾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农业产业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农业经营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经营制度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析 | 第19-29页 |
·农业经营制度的现状及历史变迁 | 第19-22页 |
·土地改革阶段 | 第19页 |
·集体经济阶段 | 第19-21页 |
·家庭承包经营阶段 | 第21-22页 |
·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农业产业化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 第24-29页 |
·土地制度与农业产业化 | 第24-25页 |
·组织制度与农业产业化 | 第25-26页 |
·市场制度与农业产业化 | 第26-27页 |
·产业制度与农业产业化 | 第27-28页 |
·科技创新制度与农业产业化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模式演进的分析 | 第29-38页 |
·模式一:经纪人+农户 | 第29-31页 |
·模式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 | 第31-33页 |
·模式三: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 | 第33-34页 |
·模式四: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服务 | 第34-35页 |
·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时间模型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38-45页 |
·案例一:红原县牦牛产业 | 第38-39页 |
·案例二:金堂县食用菌产业 | 第39-41页 |
·案例三:茂县花椒产业 | 第41-42页 |
·案例四:郫县韭黄产业 | 第42-43页 |
·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判断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45-48页 |
·主要结论 | 第45-46页 |
·对策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