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服务变迁研究--以Y村为个案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概况 | 第10页 |
·农村公共服务的社会学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村级组织层面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研究 | 第11页 |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政策研究 | 第11-12页 |
·小结与评论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概念界定 | 第15-20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5-16页 |
·公共产品 | 第15页 |
·农村公共产品 | 第15-16页 |
·治理理论 | 第16-17页 |
·治理理论 | 第16页 |
·治理理论的特征 | 第16-17页 |
·治理理论的启示 | 第17页 |
·公共服务和农村公共服务 | 第17-18页 |
·公共服务 | 第17页 |
·农村公共服务 | 第17-18页 |
·农村公共服务分类 | 第18页 |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和供给资金来源 | 第18-20页 |
·农村公共服务的对象 | 第18页 |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 | 第18-19页 |
·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回顾 | 第20-25页 |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服务 | 第20-21页 |
·农村发展的“人民公社时期” | 第20页 |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特征 | 第20-21页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税费改革前的农村公共服务 | 第21-23页 |
·农村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第21-22页 |
·农村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第22-23页 |
·税费改革以后的农村公共服务 | 第23-25页 |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特征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农村公共服务的实证分析 | 第25-40页 |
·Y村村情概况 | 第25页 |
·人民公社时期Y村公共服务分析 | 第25-30页 |
·村小的建立 | 第26页 |
·医疗卫生 | 第26-27页 |
·五保户供养 | 第27-28页 |
·农业服务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Y农村公共服务分析 | 第30-34页 |
·农村教育 | 第31-32页 |
·医疗卫生 | 第32页 |
·社会保障 | 第32-33页 |
·农业服务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页 |
·税费改革后Y村公共服务分析 | 第34-40页 |
·农村教育 | 第35页 |
·新型合作医疗 | 第35-37页 |
·五保户供养 | 第37-38页 |
·农业服务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第40-43页 |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服务分析 | 第40-41页 |
·决策机制的变迁 | 第40页 |
·供给主体的变迁 | 第40页 |
·供给资金来源的变迁 | 第40-41页 |
·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趋势的思考 | 第41-43页 |
·公共服务对象应该是居住在农村的公民 | 第41页 |
·供给主体多元化 | 第41页 |
·服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 第41-42页 |
·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 第42页 |
·服务原则是“基于农村发展、满足居民需求 | 第42页 |
·服务模式应该因地制宜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