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知识研究--以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9-16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研究思路与过程 | 第12-16页 |
二、教师个人知识的理论阐释 | 第16-27页 |
(一) 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国内外关于个人知识的研究 | 第16-17页 |
2、国内外关于教师个人知识的研究 | 第17-18页 |
3、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第18-20页 |
(二) 教师个人知识的界说 | 第20-27页 |
1、个人知识的内涵 | 第20-23页 |
2、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 | 第23页 |
3、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 | 第23-24页 |
4、教师个人知识的结构 | 第24-27页 |
三、李老师个人知识的故事与分析 | 第27-41页 |
(一) 回首来时路 | 第27-32页 |
1、一路走来 | 第27-29页 |
2、两次蜕变 | 第29-31页 |
3、美丽的童年记忆 | 第31-32页 |
(二) 源头活水 | 第32-36页 |
1、象牙塔——梦开始的地方 | 第32-33页 |
2、在实践共同体中成长 | 第33-36页 |
(三) 润“物”细无声 | 第36-41页 |
1、事无巨细的复习课 | 第36-37页 |
2、另类惩罚 | 第37-38页 |
3、李老师的“发火” | 第38-39页 |
4、愚人节“小插曲” | 第39页 |
5、畅享佛学世界 | 第39-41页 |
四、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1-62页 |
(一) 李老师个人知识的内涵 | 第41-55页 |
1、本体性知识的分析与讨论 | 第41-45页 |
2、条件性知识的分析与讨论 | 第45-54页 |
3、文化知识的分析与讨论 | 第54-55页 |
(二) 李老师个人知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 第55-62页 |
1、内部因素 | 第55-58页 |
2、外部因素 | 第58-62页 |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62-69页 |
(一) 研究反思 | 第62-63页 |
(二) 研究结论 | 第63-66页 |
(三) 研究建议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