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可靠性研究
目录 | 第4-6页 |
CATALOGUE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导论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 第13-19页 |
一、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 | 第13-17页 |
(一) 证人的感觉过程 | 第13-14页 |
(二) 证人的知觉 | 第14-16页 |
(三) 证人的记忆 | 第16-17页 |
(四) 证人证言的表述 | 第17页 |
二、证人证言的特点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影响证人作证的主体因素探讨 | 第19-27页 |
一、证人作证的心理特征 | 第19-20页 |
二、偏差产生的阶段性分析 | 第20-27页 |
(一) 感觉阶段 | 第20-22页 |
(二) 知觉阶段 | 第22-23页 |
(三) 记忆阶段 | 第23-24页 |
(四) 表述阶段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影响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客观因素探讨 | 第27-32页 |
一、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束缚 | 第27-29页 |
二、相关制度保障的缺失 | 第29-32页 |
(一) 证人人身保护制度的缺失 | 第29-30页 |
(二) 证人奖励制度缺失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从改革完善诉讼制度角度谈提高证言可靠性 | 第32-37页 |
一、侦查起诉阶段 | 第32-34页 |
二、庭审阶段 | 第34-37页 |
(一) 完善交叉询问在我国的应用 | 第34页 |
(二) 证人的隔离询问制度 | 第34-35页 |
(三) 提高当庭认证的比率 | 第35页 |
(四) “唤醒记忆” | 第35-36页 |
(五) 证人证言与其他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从配套制度谈提高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 第37-42页 |
一、构建相关制度保障 | 第37-40页 |
(一) 构建证人证言异议制度 | 第37-38页 |
(二) 完善检察机关的监督 | 第38页 |
(三) 完善针对证人的各项制度 | 第38-40页 |
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