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基于机电耦合的机床动态特性仿真与性能优化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字母注释表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1.2.1 模态缩减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机电耦合仿真分析方法第17-19页
        1.2.3 动态性能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9页
        1.2.4 响应面法与遗传算法第19-21页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1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机床机电耦合仿真分析与优化方法第23-33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机床机电耦合仿真分析与优化的总体流程第23-24页
    2.3 机床动态性能影响因素第24-25页
    2.4 机床动态性能评价指标第25-26页
    2.5 机床动态性能优化方法第26-32页
        2.5.1 机床动态性能优化流程第26-28页
        2.5.2 实验设计第28-29页
        2.5.3 响应面法第29-30页
        2.5.4 多目标优化算法第30-31页
        2.5.5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Pareto集选优方法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机床机电耦合动力学仿真与实验验证第33-48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机床机电耦合建模第33-38页
        3.2.1 机床整机结构有限元建模及模态缩减第35-36页
        3.2.2 整机Matlab/Simulink建模第36-38页
    3.3 进给系统动态性能测试实验第38-42页
        3.3.1 动态性能测试内容及原理第38-40页
        3.3.2 进给系统动态测试方法第40-42页
    3.4 进给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参数设置第42-45页
        3.4.1 导轨-滑块结合面参数第42-43页
        3.4.2 进给驱动系统机械结构参数第43-45页
        3.4.3 驱动系统伺服控制参数第45页
    3.5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机床单轴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及优化第48-67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机床单轴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第49-52页
    4.3 机床单轴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优化第52-65页
        4.3.1 X轴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优化第52-56页
        4.3.2 Y轴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优化第56-60页
        4.3.3 Z轴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优化第60-64页
        4.3.4 优化结果分析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机床多轴联动进给系统动力学性能优化第67-84页
    5.1 引言第67-68页
    5.2 机床多轴耦合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第68-71页
    5.3 机床多轴耦合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优化第71-82页
        5.3.1 机床进给系统动态性能优化的实验设计第71-75页
        5.3.2 机床进给系统动态性能响应面模型拟合第75-77页
        5.3.3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第77-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6.1 研究结论第84-85页
    6.2 工作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1-92页
附录A第92-97页
致谢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铁企业组织支持、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S7-400和WinCC的铝合金轮毂锻造自动化生产线动态监测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