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6页 |
1.1.1 生成携带有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1.2 检测携带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1.3 涡旋光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涡旋光与轨道角动量 | 第17-21页 |
2.1 标量波动方程的解 | 第17-19页 |
2.2 傍轴近似条件下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衍射光栅法产生涡旋光与检测轨道角动量 | 第21-28页 |
3.1 衍射光栅的制作 | 第21-23页 |
3.2 利用振幅光栅产生拉盖尔-高斯光束 | 第23-26页 |
3.3 利用振幅光栅检测涡旋光轨道角动量 | 第26-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的产生 | 第28-53页 |
4.1 组合波片法 | 第28-33页 |
4.1.1 组合波片的琼斯矩阵 | 第28-30页 |
4.1.2 组合波片的设计一 | 第30-32页 |
4.1.3 组合波片的设计二 | 第32-33页 |
4.2 两种方案获得组合波片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分析 | 第33-38页 |
4.2.1 组合波片的偏振特性 | 第37-38页 |
4.3 通过组合波片获得涡旋光束的横向光场分布分析 | 第38-40页 |
4.4 全内反射法产生涡旋光 | 第40-46页 |
4.4.1 全内反射理论 | 第40-46页 |
4.5 多个棱台组合法 | 第46-52页 |
4.5.1 中空对称棱台偏振特性分析 | 第49-50页 |
4.5.2 获得光束的横向光强分析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检测 | 第53-59页 |
5.1 采用组合波片法检测涡旋光轨道角动量 | 第53-55页 |
5.2 改进型测量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装置 | 第55-58页 |
5.2.1 工作原理 | 第55-58页 |
5.2.2 能量的衰减 | 第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59-60页 |
6.2 拟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