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2.1 人际交往能力 | 第11-12页 |
2.1.1 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2.2 NLP疗法 | 第12-16页 |
2.2.1 NLP的来源及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2.2.2 NLP处理问题的方法 | 第13-14页 |
2.2.3 NLP的应用 | 第14-16页 |
3 研究构思 | 第16-18页 |
3.1 研究总体思路 | 第16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3.2.1 研究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自尊、社交焦虑等因素的关系 | 第16页 |
3.2.2 研究以NLP为指导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效果 | 第16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16-17页 |
3.4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4 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26页 |
4.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4.3.1 个人评价问卷(PEI)(附录一) | 第18-19页 |
4.3.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附录二) | 第19页 |
4.3.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附录三) | 第19页 |
4.3.4 交际焦虑量表(IAS)(附录四) | 第19页 |
4.4 实测过程 | 第19页 |
4.5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4.6 结果 | 第19-24页 |
4.6.1 中职生自信心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19-21页 |
4.6.2 社交焦虑与人际交往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21-22页 |
4.6.3 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社交焦虑等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22-23页 |
4.6.4 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 第23-24页 |
4.7 讨论 | 第24-26页 |
4.7.1 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社交焦虑的关系 | 第24-25页 |
4.7.2 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5 NLP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 | 第26-35页 |
5.1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5.2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5.3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5.4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5.5 研究步骤 | 第27页 |
5.6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第27-28页 |
5.7 统计学处理 | 第28页 |
5.8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5.8.1 团体成员对团体的疗效因子评定 | 第28-29页 |
5.8.2 三组学生不同量表前后测比较 | 第29-31页 |
5.8.3 三组学生不同量表干预前后比较 | 第31-32页 |
5.9 讨论 | 第32-35页 |
5.9.1 以NLP为理论指导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实验组、对照组组内与组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32-33页 |
5.9.2 以NLP为理论指导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实验组、空白对照组组内与组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33页 |
5.9.3 团体心理辅导的长期效果分析 | 第33-35页 |
6 研究不足与问题 | 第35-36页 |
7 研究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6页 |
附录一: 个人评价问卷(PEI) | 第40-42页 |
附录二: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第42-43页 |
附录三: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 第43-44页 |
附录四: 交往焦虑量表(IAS) | 第44-45页 |
附录五: NLP心理模式的教学方案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