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潍坊银行业务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3 综述评价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潍坊银行发展概况及现行业务模式简介第16-27页
    2.1 潍坊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6-20页
        2.1.1 潍坊银行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2.1.2 潍坊银行的发展现状第17-20页
    2.2 潍坊银行现行业务模式简介第20-25页
        2.2.1 个人金融业务第20页
        2.2.2 企业金融业务第20页
        2.2.3 电子银行业务第20-23页
        2.2.4 国际业务第23页
        2.2.5 农村金融业务第23-25页
    2.3 潍坊银行“互联网+”背景下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2.3.1 业务转型缓慢第25页
        2.3.2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第25页
        2.3.3 业务集中化程度偏低第25-27页
3 互联网金融对潍坊银行的影响分析第27-36页
    3.1 对潍坊银行融资领域的影响分析第27-30页
        3.1.1 P2P网贷等对融资领域业务的影响第27-28页
        3.1.2 小贷公司对融资领域业务的影响第28-29页
        3.1.3 债权转让模式对融资领域的影响第29页
        3.1.4 众筹平台对融资领域业务的影响第29-30页
    3.2 对潍坊银行支付领域的影响第30-32页
        3.2.1 第三方支付对支付领域的影响第30-32页
    3.3 对潍坊银行存款领域的影响第32-34页
        3.3.1 余额宝等对存款领域业务的影响第32-33页
        3.3.2 众筹平台对存款领域业务的影响第33-34页
    3.4 对潍坊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第34-35页
        3.4.1 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对中间业务的影响第34-35页
        3.4.2 第三方支付企业对中间业务的影响第35页
    3.5 对潍坊银行服务模式的影响第35-36页
4“互联网+”背景下潍坊银行的竞争环境分析第36-42页
    4.1 潍坊银行竞争环境的PEST模型分析第36-38页
        4.1.1 政治环境分析第36-37页
        4.1.2 经济环境分析第37页
        4.1.3 社会环境分析第37页
        4.1.4 技术环境分析第37-38页
    4.2 潍坊银行竞争环境的SWOT模型分析第38-42页
        4.2.1 潍坊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优势分析第38-39页
        4.2.2 潍坊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劣势分析第39页
        4.2.3 潍坊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机遇分析第39-40页
        4.2.4 潍坊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挑战分析第40-42页
5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启示第42-48页
    5.1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启示第42-45页
        5.1.1 互联网金融兴起第42页
        5.1.2 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化第42-43页
        5.1.3 P2P及众筹等网络融资模式的兴起第43-44页
        5.1.4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启示第44-45页
    5.2 欧洲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启示第45-48页
        5.2.1 互联网金融的初期发展第45页
        5.2.2 P2P网络借贷和众筹模式兴起第45-46页
        5.2.3 欧洲互联网金融发展启示第46-48页
6“互联网+”背景下潍坊银行业务模式构建第48-62页
    6.1 电子银行业务第48-52页
        6.1.1 智能手机银行第48-49页
        6.1.2 微信银行第49-50页
        6.1.3 在线客服业务第50-52页
    6.2 综合性金融平台第52-54页
        6.2.1 发展背景第52页
        6.2.2 平台业务定位第52-53页
        6.2.3 平台业务构建流程第53-54页
    6.3 重构中后台业务流程第54-56页
        6.3.1 建立集中授权业务流程第54-55页
        6.3.2 建立后台业务集中处理中心第55页
        6.3.3 建立统一营销数据库第55-56页
    6.4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第56-58页
        6.4.1 基本原理第56页
        6.4.2 小微企业主要指标第56-57页
        6.4.3 小微信贷流程第57-58页
        6.4.4 风险控制第58页
    6.5 智慧网点银行业务第58-60页
        6.5.1 智慧网点银行简介第58-59页
        6.5.2 服务设施配备第59页
        6.5.3 业务定位及优势第59-60页
    6.6 直销银行业务第60-62页
        6.6.1 直销银行特点第60页
        6.6.2 直销银行业务模式第60-6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7.1 研究结论第62页
    7.2 研究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理财业务创新研究
下一篇:T+1与T+0交易制度市场质量的比较分析--基于上证A股、上证B股指数市场记录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