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社会适应性的概念 | 第10-11页 |
1.4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高中生社会适应性培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 第12-18页 |
2.1 当代高中生社会适应性培养的基本内容 | 第12-14页 |
2.1.1 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 | 第12-13页 |
2.1.2 社会行为能力方面的内容 | 第13-14页 |
2.2 培养高中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意义 | 第14-16页 |
2.2.1 社会适应性培养是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14页 |
2.2.2 社会适应性培养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 第14-15页 |
2.2.3 社会适应性培养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 第15-16页 |
2.3 社会适应性培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 第16-18页 |
2.3.1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包含社会适应性培养内容 | 第16页 |
2.3.2 思想政治课的基础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意识 | 第16页 |
2.3.3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 第16-17页 |
2.3.4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应对挫折能力 | 第17页 |
2.3.5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学习和创新能力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高中生社会适应性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8-26页 |
3.1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高中生社会适应性培养的现状 | 第18-19页 |
3.1.1 调查样本的选取 | 第18页 |
3.1.2 调查方法 | 第18-19页 |
3.1.3 调查结果 | 第19页 |
3.2 当前高中生社会适应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19-21页 |
3.2.1 当前高中生社会适应性意识不健全 | 第19-20页 |
3.2.2 当前高中生社会适应性能力不强 | 第20-21页 |
3.3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高中生社会适应性培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3.3.1 教师教育理念陈旧,社会适应性教学能力偏低 | 第21-22页 |
3.3.2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 | 第22-23页 |
3.3.3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与方法缺乏生活气息 | 第23-24页 |
3.3.4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标准脱离社会生活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高中生社会适应性培养的建议 | 第26-32页 |
4.1 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 | 第26-27页 |
4.1.1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社会适应性培养 | 第26页 |
4.1.2 提高社会适应性教学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 | 第26-27页 |
4.2 深入挖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社会适应性培养的教学内容 | 第27-28页 |
4.2.1 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社会适应性资源 | 第27页 |
4.2.2 挖掘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社会适应性资源 | 第27-28页 |
4.3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社会化 | 第28-30页 |
4.3.1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社会化 | 第28-29页 |
4.3.2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生活化、多样化 | 第29-30页 |
4.4 建立有利于社会适应性培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 | 第30-32页 |
4.4.1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内容综合性 | 第30页 |
4.4.2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第30-31页 |
4.4.3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性 | 第31页 |
4.4.4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主体的广泛性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附录 1 | 第33-35页 |
附录 2 | 第35-36页 |
附录 3 | 第36-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