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构造论文--上部结构论文--桥面论文

基于LS-DYNA的桥梁伸缩缝破坏机理研究与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9页
    1.2 桥梁伸缩装置的发展概况第9-11页
    1.3 桥梁伸缩装置的主要类型第11-18页
    1.4 国内伸缩装置使用现状第18-19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第19-21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软件介绍第21-29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应力时程曲线和应力谱第21-22页
        2.2.1 直接加载法第21页
        2.2.2 影响线加载法第21-22页
    2.3 雨流计数法第22-23页
    2.4 疲劳基本概念第23-24页
    2.5 软件介绍第24-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9-40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桥梁概况和伸缩装置的型号第29-30页
    3.3 桥梁及伸缩装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36页
        3.3.1 全桥模型简析第30-33页
        3.3.2 模型建立详细过程第33-36页
    3.4 车辆模型介绍第36-38页
    3.5 车桥耦合模型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伸缩装置模型分析第40-65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工况模拟第40-43页
        4.2.1 工况一:不同车速的模拟第40-41页
        4.2.2 工况二:不同车重的模拟第41页
        4.2.3 工况三:跳车的模拟第41-43页
    4.3 位移分析第43-54页
        4.3.1 选点原则第43-45页
        4.3.2 车速工况第45-49页
        4.3.3 车重工况第49-52页
        4.3.4 跳车工况第52-54页
    4.4 应力分析第54-63页
        4.4.1 选点原则第55页
        4.4.2 车速工况第55-58页
        4.4.3 车重工况第58-61页
        4.4.4 跳车工况第61-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伸缩装置疲劳损伤度评估第65-76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E型钢损伤度第65-74页
        5.2.1 车速工况第65-69页
        5.2.2 车重工况第69-72页
        5.2.3 跳车工况第72-74页
    5.3 损伤度分析第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页
    6.2 研究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CA-LCC的沥青混合料环境排放评价研究
下一篇:多层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协同受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