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分析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前言 | 第10-15页 |
| 1.1 生物学活动课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1 中学生学习现状 | 第10页 |
| 1.1.2 中学生物学学科特点 | 第10页 |
| 1.1.3 开设生物学活动课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 1.2 生物学活动课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1 活动课程概况 | 第11-12页 |
| 1.2.2 生物学活动课概况 | 第12页 |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2 生物学活动课教学设计概述 | 第15-22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2.1.1 活动课程 | 第15-16页 |
| 2.1.2 生物学活动课 | 第16-17页 |
| 2.1.3 教学设计 | 第17页 |
| 2.2 生物学活动课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2.2.1 研究性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 2.2.2 系统教学设计理论 | 第18页 |
| 2.2.3 认知负荷理论 | 第18-19页 |
| 2.3 生物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原则 | 第19-22页 |
| 2.3.1 科学性原则 | 第19页 |
| 2.3.2 趣味性原则 | 第19-20页 |
| 2.3.3 发展性原则 | 第20-21页 |
| 2.3.4 开放性原则 | 第21页 |
| 2.3.5 因地制宜原则 | 第21-22页 |
| 3 生物学活动课教学设计过程 | 第22-25页 |
| 3.1 前端分析 | 第22-23页 |
| 3.1.1 学习需要分析 | 第22页 |
| 3.1.2 教学内容分析 | 第22-23页 |
| 3.1.3 学习者分析 | 第23页 |
| 3.2 教学目标的阐明 | 第23-24页 |
| 3.3 教学策略的制定 | 第24-25页 |
| 3.3.1 教学准备策略 | 第24页 |
| 3.3.2 教学实施策略 | 第24-25页 |
| 3.3.3 教学评价策略 | 第25页 |
| 4 生物学活动课案例分析与设计举例 | 第25-48页 |
| 4.1 生物学活动课案例分析 | 第26-36页 |
| 4.2 生物学活动课设计举例 | 第36-48页 |
| 4.2.1 知识型案例 | 第36-39页 |
| 4.2.2 实验型案例 | 第39-43页 |
| 4.2.3 制作型案例 | 第43-46页 |
| 4.2.4 调查型案例 | 第46-48页 |
| 5 生物学活动课案例实施与评价 | 第48-50页 |
| 5.1 教师评价 | 第49页 |
| 5.2 学生评价 | 第49-50页 |
| 6 结论与反思 | 第50-51页 |
| 6.1 结论 | 第50页 |
| 6.2 反思 | 第50-51页 |
| 注释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附录 | 第55-58页 |
| 1.中学生物学活动课设计案例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
| 2.中学生物学活动课案例实施调查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