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构造论文

考虑发动机耦合振动影响的齿形链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齿形链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基于单体模型的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第9-12页
            1.2.1.1 链传动动力学理论模型第9-10页
            1.2.1.2 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第10-12页
        1.2.2 基于耦合模型的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第12-13页
            1.2.2.1 正时链与正时阀系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第12页
            1.2.2.2 正时链与发动机系统耦合动力学分析第12-13页
        1.2.3 链传动动力学试验第13-14页
        1.2.4 存在的不足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发动机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第16-40页
    2.1 运动机构的振动响应分析第17-21页
        2.1.1 运动机构在整体坐标系下的振动第17-18页
        2.1.2 运动机构振动响应方程第18-19页
        2.1.3 运动机构振动方程的模态解析方法第19-21页
    2.2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模型第21-26页
        2.2.1 活塞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21-22页
        2.2.2 连杆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22-23页
        2.2.3 曲轴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23-24页
        2.2.4 机体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24-26页
    2.3 发动机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模型第26-29页
        2.3.1 凸轮轴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27-28页
        2.3.2 阀系组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28-29页
    2.4 发动机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第29-35页
        2.4.1 链条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29-34页
        2.4.2 定轨、动轨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34页
        2.4.3 液压张紧器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第34-35页
    2.5 发动机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第35-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正时传动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第40-68页
    3.1 模型定义第40-46页
        3.1.1 关键参数设置第40-44页
        3.1.2 边界条件及分析工况第44-46页
    3.2 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6-60页
        3.2.1 链节角速度分析第46-48页
        3.2.2 链节运行轨迹第48-49页
        3.2.3 链节与各单元接触力分析第49-52页
        3.2.4 链节与链节之间的受力分析第52-53页
        3.2.5 定轨法向受力及频谱分析第53-55页
        3.2.6 凸轮轴链轮角速度波动第55-57页
        3.2.7 正时传动系统各截面张力第57-60页
    3.3 关键参数对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第60-66页
        3.3.1 转速波动对正时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影响第60-62页
        3.3.2 液压张紧器预紧力对正时传动系统动力学性能影响第62-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4 正时链条动态张力试验第68-74页
    4.1 试验标定第68-71页
        4.1.1 链条应变与链条张力标定第68-70页
        4.1.2 定、动轨应变与链条应变标定第70-71页
    4.2 台架试验第71-72页
    4.3 试验数据分析第72-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喷孔面积和喷氢压力对PFI氢内燃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影响
下一篇:重塑饱和粉质黏土时间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