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学术价值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员工帮助计划(EAP) | 第13-14页 |
2.2 理论视角 | 第14-15页 |
2.2.1 人职匹配理论 | 第14页 |
2.2.2 生态理论 | 第14-15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4 文献研究总结 | 第18-19页 |
3. 国有企业EAP实施研究 | 第19-32页 |
3.1 行业背景及企业概况 | 第19-20页 |
3.1.1 行业背景 | 第19页 |
3.1.2 企业概况 | 第19-20页 |
3.2 企业员工存在问题及服务需求 | 第20-26页 |
3.2.1 企业员工的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3.2.2 企业内员工对工作上困扰的关注 | 第22-24页 |
3.2.3 员工工作困扰的主要来源 | 第24-25页 |
3.2.4 员工对EAP服务的需求 | 第25-26页 |
3.3 企业EAP实施现状 | 第26-29页 |
3.3.1 企业EAP所采取的实施模式 | 第26页 |
3.3.2 企业EAP的服务内容 | 第26-27页 |
3.3.3 企业员工对EAP的了解和接纳程度 | 第27-29页 |
3.4 企业EAP实施存在问题 | 第29-32页 |
3.4.1 企业目前实行的EAP规划性和系统性不足 | 第29-30页 |
3.4.2 内部模式,导致EAP的服务投入不足 | 第30页 |
3.4.3 企业针对员工的需要把握不足 | 第30-31页 |
3.4.4 将EAP服务作为附属服务,容易造成服务欠缺专业性 | 第31-32页 |
4. 对策及建议 | 第32-40页 |
4.1 政策层面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EAP基础建设 | 第32页 |
4.2 行业层面建议:推动国企先行,发挥示范效应 | 第32页 |
4.3 管理层面建议:探索将EAP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 | 第32-33页 |
4.4 企业实施层面建议:形成EAP长效机制,丰富本土化实践 | 第33-40页 |
4.4.1 将EAP职能整合到人力资源部 | 第33-34页 |
4.4.2 适当引入专业机构,完善EAP实施模式 | 第34页 |
4.4.3 加强EAP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34-35页 |
4.4.4 对EAP整体服务进行规划,提升服务成效 | 第35页 |
4.4.5 做好EAP服务推广的宣传工作 | 第35-36页 |
4.4.6 在企业内部建立提示性预警机制 | 第36页 |
4.4.7 丰富培训方式和内容 | 第36-37页 |
4.4.8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促进EAP实施效果 | 第37-39页 |
4.4.9 建立EAP执行成效评估体系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一)中文专著 | 第41页 |
(二)中文论文 | 第41-42页 |
(三)外文文献(含外文专著和外文论文等)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8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43-47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