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德育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二、高校大学生德育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12页 |
| (一)德育 | 第12页 |
| (二)高校德育 | 第12页 |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 (一)行为主义理论 | 第12-13页 |
| (二)认知主义理论 | 第13页 |
| (三)人本主义理论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5-19页 |
| 一、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一)德育目标过于笼统抽象 | 第15页 |
| (二)德育内容滞后 | 第15页 |
| (三)德育方法单一化 | 第15-16页 |
| (四)德育评价缺乏科学性 | 第16-17页 |
| 二、我国高校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7-19页 |
| (一)高校对德育的重视不够 | 第17页 |
| (二)德育的理念与方法落后于时代需求 | 第17-18页 |
| (三)教育者自身缺乏必要的德育意识 | 第18页 |
| (四)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高校德育优化建议 | 第19-32页 |
| 一、优化德育目标 | 第19页 |
| (一)目标的层次性 | 第19页 |
| (二)目标的阶段性 | 第19页 |
| (三)目标的针对性 | 第19页 |
| 二、优化德育内容 | 第19-22页 |
| (一)内容具体丰富性 | 第20-21页 |
| (二)内容深刻思辨性 | 第21页 |
| (三)内容前瞻时代性 | 第21-22页 |
| 三、优化德育方式与途径 | 第22-24页 |
| (一)创新德育教学方法 | 第22-23页 |
| (二)拓宽德育途径 | 第23-24页 |
| (三)加强大学生喜闻乐见学习方法 | 第24页 |
| 四、优化德育队伍 | 第24-30页 |
| (一)増强意识,明确优化整合的导向 | 第24-26页 |
| (二)调整结构,实现队伍间的协调互补 | 第26-28页 |
| (三)提升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28-30页 |
| 五、优化德育评价机制 | 第30-32页 |
| (一)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 | 第30-31页 |
| (二)建立科学的过程评价体系 | 第31页 |
| (三)建立科学的立体评价体系 | 第31-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