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6-21页 |
1.2.1 微液滴的制备 | 第17-18页 |
1.2.2 微液滴的操控 | 第18-19页 |
1.2.3 微液滴的应用 | 第19-21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1.4 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 | 第23-24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4-25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5.2 论文结构 | 第24-2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2 数字化微泵的设计及制作 | 第26-36页 |
2.1 数字化微泵的功能要求 | 第27页 |
2.2 数字化微泵机械结构设计 | 第27-28页 |
2.2.1 功能结构及机械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2.3 机械传动结构单元选型 | 第28-29页 |
2.4 数字化微泵硬件电路设计 | 第29-33页 |
2.4.1 电路最小系统模块 | 第29-31页 |
2.4.2 注射模块 | 第31-32页 |
2.4.3 温度控制模块 | 第32-33页 |
2.5 系统控制算法设计 | 第33-34页 |
2.5.1 温度控制模块的PID控制算法 | 第33页 |
2.5.2 步进电机的S型加减速控制算法 | 第33-34页 |
2.6 数字化微泵研制实物图及测试分析 | 第34-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微液滴的制备的实验研究 | 第36-52页 |
3.1 PMMA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工艺现状 | 第36-37页 |
3.2 液滴制备微流控芯片的结构 | 第37-38页 |
3.3 液滴制备微流控芯片的加工 | 第38-42页 |
3.3.1 实验设备与试剂 | 第38页 |
3.3.2 加工流程 | 第38-40页 |
3.3.3 通道改性 | 第40-41页 |
3.3.4 微通道表面质量的表征 | 第41-42页 |
3.4 微液滴的生成规律研究 | 第42-49页 |
3.4.1 液相等速变化对液滴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2 液相非等速变化对液滴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3 芯片通道尺寸对液滴制备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4 微液滴制备的规律计算分析 | 第48-49页 |
3.5 微液滴的分裂规律研究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微液滴的应用研究 | 第52-68页 |
4.1 微胶囊技术的简介 | 第52-54页 |
4.1.1 微胶囊的制备材料 | 第52-53页 |
4.1.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53-54页 |
4.2 海藻酸微胶囊的生成原理 | 第54-55页 |
4.3 微流控芯片的结构设计 | 第55-59页 |
4.3.1 通过玻璃微喷射法产生微胶囊的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 第55-56页 |
4.3.2 通过T型通道产生微胶囊的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 第56-59页 |
4.4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 | 第59-60页 |
4.5 微胶囊的制备 | 第60-65页 |
4.5.1 实验设备 | 第60页 |
4.5.2 实验试剂 | 第60页 |
4.5.3 实验溶液的制备 | 第60-61页 |
4.5.4 微胶囊制备过程 | 第61-62页 |
4.5.5 微胶囊制备稳定性表征 | 第62-63页 |
4.5.6 海藻酸浓度对微胶囊生成的影响规律 | 第63-64页 |
4.5.7 液相流量对微胶囊生成粒径大小的影响规律 | 第64-65页 |
4.6 微胶囊包裹酵母细胞的实验 | 第65-6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总结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