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7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气体传感器概况 | 第14-17页 |
1.2.1 气体传感器的历史发展 | 第14页 |
1.2.2 气体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 第14-16页 |
1.2.3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 第16-17页 |
1.3 氧化物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 | 第17-22页 |
1.3.1 氧化物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 第17-19页 |
1.3.2 几种常见的半导体氧化物气敏材料 | 第19-20页 |
1.3.3 氧化物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1.4 微纳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性能研究 | 第22-34页 |
1.4.1 敏感材料的微观结构对气敏性能影响 | 第22-24页 |
1.4.2 异质结构对气敏性能的影响 | 第24-30页 |
1.4.3 多元组分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性能的研究 | 第30-31页 |
1.4.4 石墨烯对气敏性能的影响 | 第31-34页 |
1.4.5 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第34页 |
1.5 本文的选题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第2章 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的特性与测试 | 第37-45页 |
2.1 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的气敏机理 | 第37-38页 |
2.2 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的器件结构 | 第38-39页 |
2.3 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的测试分析 | 第39-44页 |
2.3.1 气敏元件的制作及气敏测试 | 第39-43页 |
2.3.2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分析指标 | 第43-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基于介孔结构SnO_2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NO气体的检测 | 第45-58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基于介孔SnO_2纳米球气敏元件的制备 | 第46-47页 |
3.2.1 元件材料的生长 | 第46-47页 |
3.2.2 气敏元件的制作 | 第47页 |
3.3 元件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表征分析 | 第47-51页 |
3.3.1 介孔SnO_2纳米球的表征仪器 | 第47页 |
3.3.2 介孔SnO_2纳米球的表征分析 | 第47-51页 |
3.4 元件材料的气敏性能测试分析 | 第51-56页 |
3.4.1 元件的性能测试 | 第51页 |
3.4.2 元件的加热温度与灵敏度的关系 | 第51-53页 |
3.4.3 元件的灵敏度 | 第53-55页 |
3.4.4 元件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第55-56页 |
3.4.5 元件的选择性 | 第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p型NiO掺杂及烧结造孔对n型SnO_2中空球气敏性能的影响 | 第58-70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基于NiO掺杂的SnO_2中空多孔纳米球元件的制备 | 第59-60页 |
4.2.1 气敏材料的制备 | 第59页 |
4.2.2 气敏元件的制作 | 第59-60页 |
4.3 元件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表征分析 | 第60-63页 |
4.3.1 气敏材料的表征仪器 | 第60页 |
4.3.2 气敏材料的表征分析 | 第60-63页 |
4.3.3 气敏元件材料的构成机制 | 第63页 |
4.4 元件材料的气敏性能测试分析 | 第63-68页 |
4.4.1 元件的性能测试系统 | 第63-64页 |
4.4.2 元件的性能测试分析 | 第64-67页 |
4.4.3 元件传感机理的探讨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具有超快响应的基于ZnSnO3纳米片的气体传感器 | 第70-83页 |
5.1 引言 | 第70-7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5.2.1 实验原材料 | 第71页 |
5.2.2 气敏材料的制备 | 第71页 |
5.2.3 气敏材料的表征 | 第71-72页 |
5.2.4 气敏元件的制作及气敏测试 | 第7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7页 |
5.3.1 气敏元件材料结构分析和形态表征 | 第72-74页 |
5.3.2 气敏元件材料的生长过程与机制 | 第74-77页 |
5.4 基于锡酸锌纳米片元件的气敏性能 | 第77-80页 |
5.5 基于片状ZnSnO_3的传感器敏感机制的探讨 | 第80-8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基于还原性氧化石墨烯负载三元锂电材料的传感器气敏研究 | 第83-96页 |
6.1 引言 | 第83-84页 |
6.2 多孔NiCo_2O_4纳米片复合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84-85页 |
6.2.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84页 |
6.2.2 NiCo_2O_4纳米片/RGO的制备 | 第84-85页 |
6.3 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表征分析 | 第85-87页 |
6.3.1 材料的表征仪器 | 第85页 |
6.3.2 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 | 第85-87页 |
6.4 征NiCo_2O_4-RGO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第87-89页 |
6.4.1 锂电性能测试 | 第87页 |
6.4.2 锂电性能测试分析 | 第87-89页 |
6.5 NiCo_2O_4-RGO复合物元件材料的气敏测试与分析 | 第89-94页 |
6.5.1 元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89-90页 |
6.5.2 元件的气敏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90-93页 |
6.5.2.1 元件的加热温度 | 第90-92页 |
6.5.2.2 元件的灵敏度 | 第92-93页 |
6.5.3 气敏机理分析 | 第93-9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总结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