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時代越南佛教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二、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越南佛教起源考论 | 第17-47页 |
第一节 越南佛教起源诸说 | 第17-26页 |
一、公元—世纪佛教传入说 | 第17-21页 |
二、公元二世纪末由牟子将佛教传入越南说 | 第21-24页 |
三、公元前三世纪雄王时代佛教传来说 | 第24-26页 |
第二节 越南佛教起源考论 | 第26-47页 |
一、越南古代历史文化 | 第26-36页 |
二、阿育王寺塔考 | 第36-41页 |
三、褚童子故事考 | 第41-45页 |
四、二徵时代出家的女大将军 | 第45-47页 |
第二章 士燮时代的社会思潮 | 第47-107页 |
第一节 东汉末年越南社会的政治背景 | 第47-57页 |
一、二徵之后的政治情况 | 第47-51页 |
二、士燮及其政治情况 | 第51-54页 |
三、士燮时代的宗教信仰 | 第54-57页 |
第二节 越南士燮时代的学术 | 第57-76页 |
一、南交学祖 | 第58-62页 |
二、士燮与越南学术界 | 第62-69页 |
三、士燮时代的学术思想 | 第69-76页 |
第三节 士燮时代的佛教情况 | 第76-107页 |
一、羸楼佛教中心 | 第77-82页 |
二、士燮与越南佛教的关系 | 第82-89页 |
三、士燮时代佛教的代表人物 | 第89-107页 |
第三章 士燮时代越南佛教译著文学及其思想 | 第107-189页 |
第一节 牟子《理惑论》 | 第107-150页 |
一、近现代《理惑论》研究 | 第107-122页 |
二、《理惑论》的原始面貌 | 第122-139页 |
三、《理惑论》的内容 | 第139-150页 |
第二节 康僧会《六度集经》《舊杂譬喻经》 | 第150-179页 |
一、历代文献著录考 | 第150-154页 |
二、《六度集经》与《舊杂譬喻经》的底本 | 第154-166页 |
三、《六度集经》与《舊杂譬喻经》的内容 | 第166-179页 |
第三节 士燮时代越南佛教的思想 | 第179-185页 |
一、士燮时代越南佛教含蕴入世的思想 | 第180-181页 |
二、佛教对社会生活的伦理思想 | 第181-18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85-189页 |
结论 | 第18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2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擔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205-207页 |
个人简历 | 第207-209页 |
致谢 | 第209-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