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16页 |
2 波浪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海床孔隙水压力响应 | 第16-45页 |
2.1 波浪作用下海床内孔隙水压力物理机制 | 第16-25页 |
2.1.1 波浪引起的孔隙水压力与超孔隙水压力 | 第16-17页 |
2.1.2 波浪作用下海床内附加应力 | 第17-19页 |
2.1.3 驻波作用下粉土海床响应的水槽试验 | 第19-24页 |
2.1.3.1 试验设置 | 第19-21页 |
2.1.3.2 试验结果 | 第21-24页 |
2.1.4 波浪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物理机制 | 第24-25页 |
2.2 波浪作用下海床孔隙水压力响应计算模型 | 第25-36页 |
2.2.1 计算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26-33页 |
2.2.1.1 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2.2.1.2 弹性和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27-29页 |
2.2.1.3 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式 | 第29-30页 |
2.2.1.4 双曲线型发展模式的计算实现和验证 | 第30-33页 |
2.2.2 三类典型计算模型的物理力学机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 第33-36页 |
2.2.2.1 各模型的物理力学机制 | 第33-34页 |
2.2.2.2 各模型的优缺点、参数获取方法和适用条件 | 第34-36页 |
2.3 典型计算模型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应用 | 第36-43页 |
2.3.1 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基本参数 | 第36-39页 |
2.3.2 累积孔隙水压力响应 | 第39-41页 |
2.3.3 三种典型模型计算结果比较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3 波浪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海床失稳形式与地质灾害 | 第45-82页 |
3.1 考虑渗流力的海床冲刷机理和计算 | 第46-51页 |
3.1.1 物理模型 | 第46-47页 |
3.1.2 公式推导 | 第47-48页 |
3.1.3 算例验证 | 第48-51页 |
3.2 海床液化与渗透失稳 | 第51-63页 |
3.2.1 波浪作用下海床液化现象与判别准则 | 第51-54页 |
3.2.2 液化与渗透失稳的区别和联系 | 第54-55页 |
3.2.3 波浪作用下粉土海床渗透失稳的模拟试验 | 第55-63页 |
3.2.3.1 试验设计 | 第55-57页 |
3.2.3.2 试验结果 | 第57-60页 |
3.2.3.3 试验现象 | 第60页 |
3.2.3.4 海床渗透失稳分析与判别 | 第60-63页 |
3.3 波浪作用下海床浅层滑动 | 第63-70页 |
3.3.1 波浪作用下海床浅层滑动的低应力状态和渐进特性 | 第63-64页 |
3.3.2 十字板试验 | 第64-67页 |
3.3.3 三轴试验 | 第67-68页 |
3.3.4 波浪作用下粉土海床浅层滑动机制与判别 | 第68-70页 |
3.4 各海床失稳形式的耦合作用 | 第70-71页 |
3.5 波浪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海床失稳分析 | 第71-75页 |
3.6 黄河三角洲海底地质灾害成因和演变机制 | 第75-80页 |
3.6.1 海底浅层滑动及复活 | 第75-76页 |
3.6.2 塌陷凹坑 | 第76-77页 |
3.6.3 粉砂流、冲沟、陡坎、粗化、密化、扰动地层和硬壳层 | 第77-8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4 考虑海床失稳的黄河三角洲海上风电桩基变形计算 | 第82-99页 |
4.1 海上风电场复杂荷载组合及其对单桩水平变形的贡献机制 | 第83-88页 |
4.1.1 海上风电单桩结构受力状况 | 第83-84页 |
4.1.2 风荷载及其引起的水平力 | 第84-85页 |
4.1.3 波浪荷载及其引起的水平力 | 第85-86页 |
4.1.4 海流及其引起的水平力 | 第86-87页 |
4.1.5 复杂荷载引起的桩顶水平力比较 | 第87-88页 |
4.2 冲刷和超孔隙水压力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变形的影响 | 第88-97页 |
4.2.1 正常固结饱和粉土海床风电单桩水平变形特征 | 第88-93页 |
4.2.2 冲刷对饱和粉土海床风电单桩水平变形的影响 | 第93-94页 |
4.2.3 超孔隙水压力对饱和粉土海床风电单桩水平变形的影响 | 第94-9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5 结论 | 第99-102页 |
5.1 结论 | 第99-101页 |
5.2 创新点 | 第101页 |
5.3 存在的问题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