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大连航空产业园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7-25页
    2.1 投资基本理论第17-20页
        2.1.1 大型建设项目的定义第17页
        2.1.2 大型建设项目的分类第17-18页
        2.1.3 大型建设项目的地位和功能第18页
        2.1.4 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内容第18-20页
    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2.2.1 投资决策方法方面第20页
        2.2.2 投资决策指标体系方面第20页
        2.2.3 投资决策研究的视角方面第20-21页
    2.3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5页
        2.3.1 投资决策方法方面第21页
        2.3.2 投资决策指标体系方面第21-22页
        2.3.3 投资决策研究的视角方面第22-25页
第三章 大连航空产业园项目投资决策指标体系构建第25-39页
    3.1 构建总体要求第25-31页
        3.1.1 指标体系作用第25页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5-26页
        3.1.3 构建程序第26-27页
        3.1.4 基于多视角的大连航空产业园项目特征第27-29页
        3.1.5 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第29-30页
        3.1.6 指标的确定第30-31页
    3.2 区域影响视角指标第31-34页
        3.2.1 总量控制性第32-33页
        3.2.2 结构比例性第33页
        3.2.3 社会稳定性第33-34页
        3.2.4 环境友好性第34页
        3.2.5 区域承载性第34页
    3.3 财务效益视角指标第34-36页
        3.3.1 战略适应性第35页
        3.3.2 融资可行性第35页
        3.3.3 投资优化性第35-36页
        3.3.4 流量平衡性第36页
        3.3.5 绩效收益性第36页
    3.4 项目风险视角指标第36-39页
        3.4.1 设计风险第37页
        3.4.2 工程建设风险第37页
        3.4.3 环境风险第37-38页
        3.4.4 社会风险第38页
        3.4.5 航空市场风险第38-39页
第四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大连航空产业园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分析第39-55页
    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9-40页
    4.2 大连航空产业园项目决策分析第40-49页
        4.2.1 区域影响方面第40-42页
        4.2.2 财务收益方面第42-47页
        4.2.3 项目风险方面第47-49页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第49-55页
        4.3.1 模糊综合评分第49-50页
        4.3.2 指标权重确定第50-53页
        4.3.3 综合评价结果第53-55页
第五章 项目投资决策的对策与建议第55-59页
    5.1 维护社会稳定第55-56页
        5.1.1 合理制定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第55页
        5.1.2 提高征拆程序的规范性与透明性第55页
        5.1.3 注意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安置工作第55页
        5.1.4 妥善进行过渡安置第55页
        5.1.5 安置小区选址、建设周期、质量及配套设施要合理第55-56页
    5.2 加强投资管理第56页
        5.2.1 合理确定资金来源第56页
        5.2.2 做好市场分析确定规模和投资第56页
        5.2.3 加强投资审查与控制第56页
    5.3 减少负面环境影响第56-59页
        5.3.1 控制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影响第56页
        5.3.2 降低空气影响第56-57页
        5.3.3 做好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第57-5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6.1 结论第59-60页
    6.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银海铝业SMP系统项目规划及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