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外源性重金属铅和镉对河流底泥微生物酶活和有机质降解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概述第13-18页
        1.1.1 河流底泥沉积物特点第13-14页
        1.1.2 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4-15页
        1.1.3 河流底泥中重金属污染来源第15-16页
        1.1.4 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分析第16-17页
        1.1.5 底泥重金属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第17-18页
    1.2 河流底泥中常见的微生物酶第18-20页
        1.2.1 脲酶第18-19页
        1.2.2 过氧化氢酶第19-20页
        1.2.3 蛋白酶第20页
    1.3 重金属对微生物和微生物酶活的影响研究第20-25页
        1.3.1 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第20-21页
        1.3.2 重金属对微生物酶活的影响研究第21-25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5-27页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5-26页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外源性重金属铅对河流底泥微生物酶和有机质降解的影响第27-51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27-28页
    2.3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28页
    2.4 实验原理与测定方法第28-35页
        2.4.1 底泥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第28-29页
        2.4.2 底泥样品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9-30页
        2.4.3 底泥实验样品污染和设置第30-31页
        2.4.4 底泥脲酶活性测定第31-32页
        2.4.5 底泥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第32-33页
        2.4.6 底泥蛋白酶活性测定第33-34页
        2.4.7 底泥离子态铅和EDTA态铅含量测定第34-35页
        2.4.8 数据分析第35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35-49页
        2.5.1 外源性重金属铅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第35-38页
        2.5.2 外源性重金属铅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8-41页
        2.5.3 外源性重金属铅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41-43页
        2.5.4 底泥离子态铅和EDTA态铅含量变化第43-45页
        2.5.5 底泥生物酶活变化与离子态铅、EDTA态铅含量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2.5.6 外源性重金属铅对有机质降解率的影响第46-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3章 底泥生物酶和有机质降解对重金属镉污染的响应机理研究第51-71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51页
    3.3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51-52页
    3.4 实验原理与测定方法第52-55页
        3.4.1 底泥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第52页
        3.4.2 底泥样品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第52-53页
        3.4.3 底泥实验样品污染和设置第53-54页
        3.4.4 底泥脲酶活性测定第54页
        3.4.5 底泥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第54页
        3.4.6 底泥蛋白酶活性测定第54页
        3.4.7 底泥离子态镉和EDTA态镉含量测定第54-55页
        3.4.8 数据分析第55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55-69页
        3.5.1 底泥脲酶对外源性重金属镉污染的响应机制第55-58页
        3.5.2 外源性镉污染下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第58-60页
        3.5.3 外源性重金属镉对底泥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60-63页
        3.5.4 外源性重金属镉对底泥离子态镉和EDTA态镉含量的影响第63-64页
        3.5.5 离子态镉和EDTA态镉含量与酶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64-65页
        3.5.6 外源性重金属镉对底泥有机质降解率的影响第65-68页
        3.5.7 铅和镉对底泥生物酶活性和有机质降解率影响的异同第68-69页
    3.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82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录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圆瓢蜡蝉属分类及其DNA条形码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的植物叶片参数测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