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1.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状况 | 第9-10页 |
1.1.2 贵州省畜牧业现状 | 第10-11页 |
1.1.3 贵州甘蔗种植概况 | 第11-13页 |
1.1.4 贵州省册亨县甘蔗梢的利用情况 | 第13-14页 |
1.2 甘蔗梢青贮利用研究 | 第14-21页 |
1.2.1 青贮技术与原理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外添加剂青贮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3 甘蔗梢青贮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第二章 6种不同添加物对甘蔗梢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24-4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2.1.2 添加剂 | 第24-25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2.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25-33页 |
2.2.1 青贮感官品质评定 | 第25-27页 |
2.2.2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第27页 |
2.2.3 纤维类物质的测定 | 第27-29页 |
2.2.4 发酵品质指标的测定 | 第29-32页 |
2.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2-33页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2.4.1 6种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33-34页 |
2.4.2 6种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4-35页 |
2.4.3 6种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纤维类成分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4 6种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5 6种添加物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综合评价 | 第37页 |
2.5 讨论 | 第37-41页 |
2.5.1 尿素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2.5.2 甲酸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8页 |
2.5.3 纤维素酶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2.5.4 米糠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9页 |
2.5.5 NaCl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9页 |
2.5.6 EM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9-41页 |
2.6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饲喂甘蔗梢青贮料及不同精粗比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42-5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3.1.1 动物选择及分组 | 第42页 |
3.1.2 饲粮组成及饲养管理 | 第42-43页 |
3.1.3 试验设计 | 第43-44页 |
3.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44页 |
3.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4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3.4.1 不同添加剂甘蔗梢青贮料及不同精粗料比对湖羊增重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2 不同添加剂甘蔗梢青贮料及不同精粗料比对湖羊采食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3 不同添加剂甘蔗梢青贮料及不同精粗料比对湖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4 不同添加剂甘蔗梢青贮料及不同精粗料比对羊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47-50页 |
3.5 讨论 | 第50-52页 |
3.5.1 尿素甘蔗梢青贮料不同精粗料比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50页 |
3.5.2 秸秆+米糠甘蔗梢青贮料不同精粗料比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3 甲酸甘蔗梢青贮料不同精粗料比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3.5.4 NaCl甘蔗梢青贮料不同精粗料比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3.5.5 不同添加剂甘蔗梢青贮料不同精粗料比对湖羊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51-52页 |
3.6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4.2 添加剂青贮利用前景(展望) | 第54-55页 |
4.3 甘蔗稍合理利用产生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 第55-57页 |
4.3.1 生态效益 | 第55-56页 |
4.3.3 社会效益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缩略词表 | 第62-63页 |
图版 | 第63-66页 |
成品展示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