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机制的效应分析--以西北地区为例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导论 | 第10-18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3页 |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1.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三)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 1.教学能力 | 第14页 |
| 2.高等学校 | 第14页 |
| 3.青年教师 | 第14-15页 |
| 4.教学能力发展机制 | 第15页 |
| 5.效应分析 | 第15-16页 |
| (四)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16-18页 |
| 1.研究框架 | 第16页 |
| 2.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 二、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 第18-34页 |
| (一)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 (二)研究假设 | 第24页 |
| (三)研究设计 | 第24-34页 |
| 1.研究方法 | 第24页 |
| 2.问卷量表 | 第24-32页 |
| 3.使用的软件 | 第32-34页 |
| 三、研究分析与结果 | 第34-84页 |
| (一)中介效应分析 | 第34-50页 |
| 1.问题提出 | 第34-35页 |
| 2.研究模型 | 第35-36页 |
| 3.理论基础、研究假设 | 第36-40页 |
| 4.中介效应分析过程与结果 | 第40-50页 |
| (二)调节效应分析 | 第50-64页 |
| 1.问题提出 | 第50页 |
| 2.研究模型 | 第50-52页 |
| 3.理论基础、研究假设 | 第52-55页 |
| 4.调节效应分析过程与结果 | 第55-64页 |
| (三)多层效应分析 | 第64-84页 |
| 1.问题提出 | 第64-65页 |
| 2.研究模型 | 第65-66页 |
| 3.理论基础、研究假设 | 第66-72页 |
| 4.多层效应分析过程与结果 | 第72-84页 |
|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 第84-90页 |
| (一)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 (二)研究对策 | 第85-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 附录 | 第96-10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 第100-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