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综台整治工程及其投资风险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1.2.1 河道整治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4-16页 |
1.2.2 河道整治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6-17页 |
1.2.3 水利经济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8-20页 |
2 河道整治工程技术 | 第20-27页 |
2.1 河道护坡加固 | 第20-22页 |
2.1.1 护坡工程结构布局型式 | 第20页 |
2.1.2 生态护坡工程 | 第20-22页 |
2.2 河道堤防加固 | 第22-25页 |
2.2.1 防洪堤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 第22-23页 |
2.2.2 防洪堤加固措施 | 第23-25页 |
2.3 控制建筑物工程设置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3 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实例 | 第27-54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7-31页 |
3.1.1 流域及衡水市概况 | 第27-29页 |
3.1.2 地形地貌及气候水文 | 第29页 |
3.1.3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9-30页 |
3.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 第30页 |
3.1.5 防洪标准及工程等别 | 第30-31页 |
3.1.6 工程总体布置及规划依据 | 第31页 |
3.2 水文水利计算 | 第31-38页 |
3.2.1 设计洪水 | 第31-32页 |
3.2.2 滏阳河干流现状条件下沥水分析 | 第32-35页 |
3.2.3 城防圈内沥水分析 | 第35-37页 |
3.2.4 滏阳河衡水市区段分段设计流量 | 第37页 |
3.2.5 滏阳河下游河段规划条件下分段设计流量 | 第37-38页 |
3.3 综合整治措施 | 第38-44页 |
3.3.1 河道护岸工程 | 第38-39页 |
3.3.2 堤防工程 | 第39-40页 |
3.3.3 建筑物工程 | 第40-44页 |
3.4 工程总投资 | 第44-49页 |
3.4.1 编制依据 | 第44页 |
3.4.2 投资主要指标及详细列表 | 第44-49页 |
3.5 工程经济评价 | 第49-53页 |
3.5.1 评价方法 | 第49-50页 |
3.5.2 国民经济评价 | 第50-52页 |
3.5.3 财务评价分析 | 第52页 |
3.5.4 敏感性分析 | 第52-53页 |
3.6 小结 | 第53-54页 |
4 整治滏阳河段工程经济评价的风险分析 | 第54-76页 |
4.1 投资风险因素识别及分解 | 第54-57页 |
4.1.1 项目投资控制全过程 | 第54-55页 |
4.1.2 工程项目投资分解 | 第55-56页 |
4.1.3 工程项目效益分析模型与实现手段 | 第56-57页 |
4.2 防洪除涝效益的随机评价 | 第57-61页 |
4.2.1 效益分析 | 第57-58页 |
4.2.2 一次除涝减灾损失计算 | 第58-59页 |
4.2.3 除涝效益的分布拟合 | 第59-61页 |
4.3 经济评价的风险分析 | 第61-69页 |
4.3.1 效益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61-62页 |
4.3.2 相关随机变量的概率模式 | 第62-65页 |
4.3.3 风险概率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65-68页 |
4.3.4 效益风险率的计算及分析 | 第68-69页 |
4.4 随机变量相关性对风险率的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4.5 随机变量灵敏度的影响分析 | 第71-74页 |
4.6 总结 | 第74-7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结论 | 第76页 |
5.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