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

基于行为可达性模型城市绿地公平性分析--以大连市西岗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研究内容第8-9页
    1.3 技术路线第9-10页
    1.4 本章小结第10-11页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1-15页
    2.1 相关概念第11-13页
        2.1.1 城市绿地第11页
        2.1.2 行为可达性第11-12页
        2.1.3 绿地公平性第12-13页
    2.2 理论基础第13-14页
        2.2.1 行为地理学第13页
        2.2.2 空间分异第13-14页
    2.3 本章小结第14-15页
3.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8页
    3.1 绿地可达性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3.2 绿地公平性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17页
    3.3 本章小结第17-18页
4.模型构建第18-22页
    4.1 绿地可达性模型分析第18页
    4.2 行为可达性模型构建过程第18-21页
        4.2.1 人居斑块与绿地斑块的空间关系第18-19页
        4.2.2 交通网络模型构成第19-20页
        4.2.3“绿地”-“交通”-“人居”三者耦合关系第20-21页
    4.3 模型实现方法第21页
    4.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5.实例分析——以大连市西岗区为例第22-35页
    5.1 研究区域概况第22页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2-23页
    5.3 结果分析第23-34页
        5.3.1 西岗区各街道尺度可达性结果分析第23-26页
        5.3.2 西岗区各社区不同行为尺度下可达性分析第26-33页
        5.3.3 西岗区各社区绿地公平性分析第33-34页
    5.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6.城市绿地不公平机理分析及优化建议第35-38页
    6.1 不公平产生机理分析第35-37页
        6.1.1 西岗区城市绿地不公平分配呈现的特点第35页
        6.1.2 西岗区城市绿地不公平分配的机理分析第35-37页
    6.2 优化建议第37页
        6.2.1 绿地布局与人口分布相结合第37页
        6.2.2 交通网络系统完善第37页
    6.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7.结论与讨论第38-40页
    7.1 结论第38页
    7.2 创新之处第38页
    7.3 不足之处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牌学视域下的合肥城市形象的建构研究
下一篇: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综台整治工程及其投资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