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文化园游客服务中心装饰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1.3.1 梅山文化 | 第18-19页 |
1.3.2 游客服务中心 | 第19页 |
1.3.3 装饰设计 | 第19页 |
1.3.4 地域文化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1.4.1 研究的目的 | 第20页 |
1.4.2 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1.5.2 实地调研法 | 第20-21页 |
1.5.3 设计实践法 | 第21页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1-23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2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第2章 梅山地区游客中心装饰设计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2.1 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23-24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23页 |
2.1.2 气候环境 | 第23-24页 |
2.2 人文环境的影响 | 第24-26页 |
2.2.1 宗教信仰 | 第24-26页 |
2.2.2 人文风俗 | 第26页 |
第3章 梅山文化园游客中心装饰要素分析 | 第26-43页 |
3.1 建筑与环境装饰要素 | 第26-38页 |
3.1.1 建筑本体装饰 | 第27-36页 |
3.1.2 建筑环境装饰 | 第36-38页 |
3.2 室内装饰要素 | 第38-42页 |
3.2.1 界面装饰 | 第38-40页 |
3.2.2 家具装饰 | 第40-41页 |
3.2.3 陈设艺术装饰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游客中心装饰设计地域性表达的原则及方法 | 第43-54页 |
4.1 游客中心空间构成分析 | 第43-46页 |
4.1.1 入口空间 | 第43-44页 |
4.1.2 院落空间 | 第44页 |
4.1.3 餐饮空间 | 第44-45页 |
4.1.4 住宿空间 | 第45页 |
4.1.5 服务空间 | 第45-46页 |
4.1.6 办公空间 | 第46页 |
4.2 游客中心装饰设计的原则 | 第46-48页 |
4.2.1 地域性原则 | 第46-47页 |
4.2.2 技术性原则 | 第47页 |
4.2.3 整体性原则 | 第47-48页 |
4.2.4 功能性原则 | 第48页 |
4.3 游客服务中心装饰设计方法分析 | 第48-53页 |
4.3.1 材质的应用 | 第49-50页 |
4.3.2 色彩的呼应 | 第50-51页 |
4.3.3 符号的转换 | 第51-52页 |
4.3.4 意境的营造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梅山文化园游客服务中心装饰设计实践 | 第54-63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54-56页 |
5.1.1 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概况 | 第54-55页 |
5.1.2 设计项目基地概况 | 第55页 |
5.1.3 设计要求 | 第55-56页 |
5.2 设计定位 | 第56-57页 |
5.2.1 文化定位 | 第56-57页 |
5.2.2 功能定位 | 第57页 |
5.3 建筑装饰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 第57-59页 |
5.4 环境装饰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 第59-61页 |
5.5 室内装饰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作品目录 | 第67-68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实践项目 | 第68-69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学术活动 | 第69-70页 |
附录D 毕业设计文本 | 第7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