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跨逆断层支护结构抗错动影响分级评价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 存在不足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穿越活断层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要点 | 第18-28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2.2 隧道抗错动设计理念 | 第18-21页 |
2.2.1 分段铰接设计 | 第18-19页 |
2.2.2 扩大净空设计 | 第19页 |
2.2.3 消能构造设计 | 第19-20页 |
2.2.4 加强刚度设计 | 第20页 |
2.2.5 新材料运用设计 | 第20-21页 |
2.3 分段式隧道变形缝研究 | 第21-26页 |
2.3.1 变形缝构造形式 | 第21-22页 |
2.3.2 变形缝合理简化形式 | 第22页 |
2.3.3 变形缝空间位置影响分析 | 第22-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穿越活断层隧道设防分区研究 | 第28-44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28页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第28-30页 |
3.3 地铁隧道设防分区研究 | 第30-42页 |
3.3.1 计算模型 | 第30-31页 |
3.3.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31-32页 |
3.3.3 力学响应分析 | 第32-41页 |
3.3.4 设防分区判定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分段式隧道支护结构抗错动分级评价 | 第44-74页 |
4.1 问题的提出 | 第44页 |
4.2 相互作用弹簧刚度计算 | 第44-47页 |
4.3 不同衬砌厚度下隧道抗错动分级评价 | 第47-61页 |
4.3.1 计算模型及工况 | 第47-48页 |
4.3.2 模型参数 | 第48-49页 |
4.3.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60页 |
4.3.4 支护结构错动量分级评定 | 第60-61页 |
4.4 不同分段长度下隧道抗错动分级评价 | 第61-71页 |
4.4.1 计算模型及工况 | 第61-62页 |
4.4.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70页 |
4.4.3 支护结构错动量分级评定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第5章 分段式隧道震后裂损状态研究 | 第74-90页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74页 |
5.2 衬砌裂缝形成机理 | 第74-76页 |
5.3 衬砌节段裂缝分布评价 | 第76-83页 |
5.3.1 裂缝宽度计算理论 | 第76-78页 |
5.3.2 工况说明及模型建立 | 第78-79页 |
5.3.3 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 第79-81页 |
5.3.4 衬砌裂缝宽度计算 | 第81-83页 |
5.4 隧道震后维修加固措施 | 第83-87页 |
5.4.1 穿越活断层隧道维修加固基本原则 | 第83页 |
5.4.2 穿越活断层隧道维修加固措施 | 第83-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9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