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拱主拱顶推施工方法初探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的发展概况 | 第10-15页 |
1.1.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1.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1.3 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分类 | 第13-15页 |
1.2 顶推施工的发展概况 | 第15-19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1.3 顶推施工的分类及其受力特点 | 第19-22页 |
1.3.1 按照施力方法 | 第19-21页 |
1.3.2 按支承系统 | 第21页 |
1.3.3 按照顶推方向 | 第21-22页 |
1.3.4 按照顶推线形 | 第22页 |
1.4 顶推施工中的临时设施 | 第22-23页 |
1.4.1 顶推平台(拼装平台) | 第22页 |
1.4.2 临时墩 | 第22页 |
1.4.3 导梁 | 第22-23页 |
1.4.4 顶推导向和纠偏装置。 | 第23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葵型拱主拱顶推施工方法的提出 | 第24-34页 |
2.1 葵型拱主拱顶推施工方法的提出 | 第24页 |
2.2 工程背景 | 第24-25页 |
2.3 施工方式的确定 | 第25-26页 |
2.4 葵型拱主拱顶推施工中的临时设施及施工要点 | 第26-33页 |
2.4.1 临时拉索 | 第26-28页 |
2.4.2 钢导轨前导梁及施工阶段划分 | 第28-31页 |
2.4.3 顶推平台和临时墩布置 | 第31-32页 |
2.4.4 顶推方式的选择 | 第32-33页 |
2.4.5 滑道装置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凤凰二桥主拱顶推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 第34-73页 |
3.1 激活和钝化技术在施工过程仿真中的运用 | 第34-35页 |
3.1.1 激活钝化简介 | 第34页 |
3.1.2 激活与钝化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 | 第34-35页 |
3.2 顶推施工的仿真计算方法介绍 | 第35-36页 |
3.2.1 倒退算法 | 第35-36页 |
3.2.2 前进算法 | 第36页 |
3.3 有限元模拟 | 第36-38页 |
3.3.1 建模思路 | 第36-37页 |
3.3.2 顶推计算要点与计算模型 | 第37页 |
3.3.3 施工阶段划分 | 第37-38页 |
3.4 顶推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72页 |
3.4.1 主拱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受力对比 | 第38-55页 |
3.4.2 钢导轨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受力对比 | 第55-69页 |
3.4.3 前导梁的受力对比 | 第69-71页 |
3.4.4 支座受力情况分析 | 第71-7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顶推施工与满堂支架施工的受力对比 | 第73-88页 |
4.1 概述 | 第73页 |
4.2 满堂支架数值模拟分析 | 第73-75页 |
4.2.1 满堂支架施工阶段拟定 | 第73-74页 |
4.2.2 满堂支架施工模拟要点 | 第74-75页 |
4.3 不同施工方法结果对比 | 第75-86页 |
4.3.1 主拱完成阶段结果对比 | 第75-78页 |
4.3.2 成桥阶段对比 | 第78-82页 |
4.3.3 成桥十年阶段对比 | 第82-86页 |
4.4 施工成本与进度对比 | 第86-87页 |
4.4.1 施工成本对比 | 第86页 |
4.4.2 施工进度对比 | 第86页 |
4.4.3 适应性对比 | 第86-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钢导轨的若干问题探讨 | 第88-93页 |
5.1 刚度的影响 | 第88-90页 |
5.2 容重的影响 | 第90页 |
5.3 参数优化 | 第90-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1、结论 | 第93页 |
2、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件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