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检索机论文

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智能应用推荐算法和框架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1.4 组织结构第16-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移动推荐系统相关背景第19-34页
    2.1 移动应用推荐系统概述第19-21页
    2.2 移动推荐系统的主要算法第21-26页
        2.2.1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家族第21-24页
        2.2.2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第24-25页
        2.2.3 基于移动数据特点的相关推荐算法第25-26页
    2.3 推荐系统评价指标第26-29页
        2.3.1 准确性指标第26-28页
        2.3.2 多样性指标第28页
        2.3.3 新颖性指标第28-29页
    2.4 移动推荐系统中当前推荐算法的不足第29-33页
        2.4.1 当前推荐算法在采集受限的移动行为数据集上的不足第29-33页
        2.4.2 当前推荐算法在动态的移动用户行为数据集上的不足第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移动用户行为日志的隐性评分生成算法的研究第34-50页
    3.1 移动用户行为日志的混合高斯行为模型第34-40页
        3.1.1 LVM模型原理第34-35页
        3.1.2 GMM行为模型原理第35页
        3.1.3 GMM行为模型训练算法第35-40页
    3.2 移动用户行为日志的混合高斯评分模型第40-44页
        3.2.1 单一变量高斯分布的评分模型第40-42页
        3.2.2 多变量混合高斯分布评分模型第42-44页
    3.3 隐性评分生成算法的分布式实现与改进第44-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基于自组织网络坐标的行为迁移分析算法第50-66页
    4.1 行为迁移分析算法概述第50-52页
    4.2 自组织网络用户行为迁移分析算法原理与设计第52-61页
        4.2.1 自组织网络算法的行为坐标生成原理第52-57页
        4.2.2 行为迁移序列的生成与分析第57-59页
        4.2.3 利用行为迁移生成随机推荐列表第59-61页
    4.3 自组织网络用户行为迁移分析算法的分布式实现第61-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基于行为日志的移动应用推荐系统框架设计与实现第66-73页
    5.1 基于行为日志的移动应用推荐系统框架设计概述第66页
    5.2 存储模型设计与实现第66-69页
        5.2.1 存储模型需求与解决方案第66-67页
        5.2.2 存储模型设计第67-68页
        5.2.3 基于HBase的存储模型实现第68-69页
    5.3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第69-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73-94页
    6.1 数据集描述第73页
    6.2 实验环境第73-74页
    6.3 GMM用户行为隐性评分算法实验与结果分析第74-85页
        6.3.1 评分模型参数调节第75-76页
        6.3.2 评分行为数据集上的短期推荐效果实验与分析第76-80页
        6.3.3 评分行为数据集上的长期推荐效果实验与分析第80-81页
        6.3.4 在无评分数据集上推荐结果的实验与分析第81-82页
        6.3.5 分布式GMM算法实现效率的对比与分析第82-85页
    6.4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行为迁移挖掘算法实验与结果分析第85-90页
        6.4.1 行为迁移算法参数调节第85-86页
        6.4.2 行为迁移挖掘辅助推荐算法的推荐效果实验与分析第86-89页
        6.4.3 分布式自组织网络算法的实现效率实验与分析第89-90页
    6.5 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应用推荐系统框架实现实验与结果分析第90-92页
        6.5.1 行为数据存储模型效率实验与分析第90-91页
        6.5.2 混合推荐算法效果实验与分析第91-92页
    6.6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7.1 本文总结第94-95页
    7.2 缺陷和未来工作展望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思想的区域性农业旅游交互设计--以“明威乡”农业生态旅游区为例
下一篇:基于ARM的全景图像自动拼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