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基于中医药典籍英译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研究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21页
    1. 研究缘起第10-15页
        1.1 历史的选择第10-12页
        1.2 政策的引领第12-14页
        1.3 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第14页
        1.4 国际医学发展的需求第14-15页
    2. 选题意义第15-19页
        2.1 学术价值第15-16页
            2.1.1 中医药典籍英译研究的角度第15-16页
            2.1.2 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第16页
        2.2 社会价值第16-18页
            2.2.1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第16-18页
            2.2.2 中医药典籍英译对于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第18页
        2.3 文化价值第18-19页
    3. 研究内容路线第19-20页
    4. 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1-26页
    1.国内中医药典籍英译的研究综述第21-23页
        1.1 从外国语言学的角度第21-22页
        1.2 从国际标准化的角度第22-23页
    2. 国内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综述第23-24页
    3. 基于中医药典籍英译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综述第24页
    4. 国外研究综述第24-26页
第二章 中医药典籍英译对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第26-46页
    1. 中医药典籍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第26-28页
        1.1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第26页
        1.2 中医药典籍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第26-28页
            1.2.1 中医药典籍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第26-27页
            1.2.2 中医药典籍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第27-28页
    2. 中医典籍英译与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关系第28-31页
        2.1 跨文化传播理论第28-29页
        2.2 英译是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第29-30页
        2.3 中医药典籍英译是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第30-31页
    3. 中医药典籍英译对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第31-42页
        3.1 文化负载语言对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第31-37页
            3.1.1 一词多义现象及其英译第31-33页
            3.1.2 模糊性语言及其英译第33-35页
            3.1.3 四字格及其英译第35-36页
            3.1.4 特有词汇等及其英译第36-37页
        3.2 文化图式对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第37-42页
            3.2.1 古典哲学文化图式及其英译第37-38页
            3.2.2 宗教文化图式及其英译第38-40页
            3.2.3 修辞体例图式及其英译第40页
            3.2.4 典故文化图式及其英译第40-41页
            3.2.5 其他文化图式及其英译第41-42页
    4.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不足之处第42-46页
        4.1 传而不“透”第44-45页
        4.2 传而不“正”第45页
        4.3 传而不“通”第45-46页
第三章 改善中医药典籍英译促进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第46-58页
    1.中医药典籍英译的技巧第46-49页
        1.1 直译、意译、音译结合 辅以其他译法补充第46-47页
        1.2 归化与异化结合兼具民族性、可读性、实用性第47-48页
        1.3 关联理论与功能对等结合传递原汁原味文化第48-49页
    2.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要素第49-54页
        2.1 文化自信第50-51页
        2.2 文化自省第51-52页
        2.3 文化自觉第52-53页
        2.4 文化适应第53-54页
    3.中医药典籍的选取及译本评价原则第54-58页
        3.1 普遍性第55页
        3.2 契合点第55页
        3.3 现实性第55-56页
        3.4 覆盖面第56页
        3.5 互补性第56-57页
        3.6 客观性第57-58页
结语第58-61页
    1. 研究总结第58-59页
    2. 研究的局限性第59-60页
    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健脾泄浊法对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血清IL-18、TGF-β的影响
下一篇:共载重金属污染粉尘与人体常见菌界膜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