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平面二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 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运动控制器第11-14页
        1.2.2 伺服驱动器第14-17页
        1.2.3 永磁同步电机第17-18页
    1.3 论文各章内容安排第18-19页
第2章 新型平面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第19-25页
    2.1 新型平面机器人结构设计第19-20页
    2.2 新型平面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20-22页
        2.2.1 新型平面机器人运动学正解第21页
        2.2.2 新型平面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第21-22页
    2.3 新型平面机器人雅克比矩阵推导第22-23页
        2.3.1 速度雅克比推导第22-23页
        2.3.2 逆速度雅克比矩阵第23页
    2.4 新型平面机器人奇异点分析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新型平面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第25-37页
    3.1 轨迹规划基本概念介绍第25页
    3.2 新型平面机器人轨迹规划功能的输入输出第25-26页
    3.3 一维轨迹规划第26-32页
        3.3.1 三次多项式规划第26-28页
        3.3.2 梯形速度曲线规划第28-29页
        3.3.3 双S曲线轨迹规划第29-32页
    3.4 平面几何路径规划以及轨迹生成第32-35页
        3.4.1 二维几何路径规划第33-35页
    3.5 几何路径到运动轨迹的映射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控制系统选型以及软件设计第37-45页
    4.1 控制系统选型第37-38页
    4.2 分拣机器人软件设计第38-44页
        4.2.1 分拣机械手的坐标系规定与标定第39-42页
        4.2.2 机械手应用坐标标系标定以及关键点试教与存储第42-43页
        4.2.3 在笛卡尔坐标系下手动控制分拣机械手第43-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技术建模第45-63页
    5.1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第45-46页
        5.1.1 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第45-46页
    5.2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第46-48页
        5.2.1 他励直流电机控制第47页
        5.2.2 永磁同步电机仿他励直流电机运行第47-48页
    5.3 矢量控制理论基础第48-49页
        5.3.1 Clark变换数学基础第48-49页
        5.3.2 Park变换数学基础第49页
    5.4 矢量控制系统结构第49-51页
        5.4.1 伺服位置控制系统结构第50-51页
    5.5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各环节数学模型第51-55页
        5.5.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51-53页
        5.5.2 电流环数学模型第53-54页
        5.5.3 速度环数学模型第54-55页
        5.5.4 位置环数学模型第55页
    5.6 伺服驱动系统的参数整定第55-60页
        5.6.1 电流环参数整定第56-57页
        5.6.2 速度环参数整定第57-58页
        5.6.3 位置环参数整定第58-60页
    5.7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频率特性分析第60-61页
    5.8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6章 轨迹规划以及伺服驱动参数整定的仿真实验第63-69页
    6.1 运动轨迹坐标系转换第63-64页
    6.2 计算笛卡尔空间与关节空间的位置映射关系第64-66页
    6.3 伺服驱动系统在转动惯量变化情况下的跟随性能第66-68页
    6.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7章 总结以及展望第69-71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69页
    7.2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工作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7页
    一、发表学术论文第77页
    二、其他科研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机制优化研究
下一篇:微地震中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