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切削原理与计算论文

切削加工系统颤振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机床颤振机理的研究第12页
        1.2.2 切削加工稳定性的研究第12-13页
        1.2.3 机械可靠性研究概述第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切削颤振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第15-29页
    2.1 切削系统颤振概述第15-18页
        2.1.1 切削系统的振动与分类第15-16页
        2.1.2 切削颤振的产生机理第16-17页
        2.1.3 切削系统的稳定性第17-18页
    2.2 车削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第18-20页
    2.3 铣削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0-28页
        2.3.1 铣削加工的特点第20-21页
        2.3.2 切入角和切出角的计算第21-22页
        2.3.3 铣削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2-24页
        2.3.4 铣削系统瞬时切削厚度第24-25页
        2.3.5 多刀齿切削的铣削力计算第25-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切削稳定性研究及仿真分析第29-51页
    3.1 车削系统稳定性极限分析与预测第29-33页
        3.1.1 车削系统稳定性极限分析第29-31页
        3.1.2 车削系统稳定性叶瓣图第31-33页
    3.2 车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3-36页
    3.3 铣削系统稳定性极限分析与预测第36-41页
        3.3.1 铣削系统稳定性极限分析第36-39页
        3.3.2 铣削系统稳定性叶瓣图第39-41页
    3.4 铣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49页
        3.4.1 铣削工艺参数对铣削稳定性的影响第42-46页
        3.4.2 铣削系统结构参数对稳定性叶瓣图的影响第46-49页
        3.4.3 铣削稳定性影响因素总结第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切削系统颤振稳定性可靠度计算与灵敏度分析第51-75页
    4.1 切削系统可靠性分析基本理论第51-55页
        4.1.1 可靠度数值计算方法第51-53页
        4.1.2 可靠性灵敏度的分析方法第53-55页
    4.2 车削颤振稳定性可靠度计算与灵敏度分析第55-64页
        4.2.1 车削颤振稳定性可靠度第56-59页
        4.2.2 车削颤振稳定性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第59-62页
        4.2.3 设计参数验证分析第62-64页
    4.3 铣削颤振稳定性可靠度计算与灵敏度分析第64-70页
        4.3.1 铣削颤振稳定性可靠度第64-65页
        4.3.2 铣削颤振稳定性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第65-69页
        4.3.3 设计参数验证分析第69-70页
    4.4 切削加工稳定性极限与可靠性预测系统第70-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切削系统颤振稳定性可靠性优化与稳健设计第75-85页
    5.1 切削系统颤振稳定性可靠性优化设计第75-79页
        5.1.1 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第75-77页
        5.1.2 车削系统颤振稳定性可靠性优化设计第77-78页
        5.1.3 铣削系统颤振稳定性可靠性优化设计第78-79页
    5.2 切削系统颤振稳定性可靠性稳健设计第79-84页
        5.2.1 可靠性稳健设计理论第80-81页
        5.2.2 车削系统颤振稳定性可靠性稳健设计第81-83页
        5.2.3 铣削系统颤振稳定性可靠性稳健设计第83-84页
    5.3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结论第85-86页
    6.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滚动直线导轨可靠性分析
下一篇:数控车床主轴系统静动力学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