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光子晶体简介 | 第10-12页 |
1.2.1 光子晶体的概念 | 第10-11页 |
1.2.2 磁光光子晶体 | 第11-12页 |
1.3 光子晶体磁表面缺陷模式 | 第12-15页 |
1.3.1 光子晶体表面模式 | 第12-13页 |
1.3.2 光子晶体表面缺陷模式 | 第13-14页 |
1.3.3 光子晶体磁表面缺陷模式 | 第14-15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光子晶体的研究方法 | 第17-28页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2.2 传输矩阵法 | 第18-20页 |
2.3 有限元法 | 第20-21页 |
2.4 计算磁性光子晶体的改进的平面波展开法 | 第21-25页 |
2.5 磁光光子晶体能带计算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磁反射墙的光波导开关 | 第28-41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设计模型 | 第29-30页 |
3.3 数值模拟 | 第30-33页 |
3.3.1 YIG介质柱无磁场的分析 | 第30-31页 |
3.3.2 所有YIG介质柱处于饱和磁场的分析 | 第31-33页 |
3.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33-40页 |
3.4.1 ω=0.518(2πc/a) 的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33-36页 |
3.4.2 ω=0.517(2πc/a) 的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36-38页 |
3.4.3 11S参数和坡印廷矢量的分析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负折射和磁表面缺陷模式耦合的慢光和自陷效应 | 第41-51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设计模型 | 第41-42页 |
4.3 数值模拟 | 第42-45页 |
4.3.1 YIG介质柱不施加磁场的分析 | 第42-43页 |
4.3.2 YIG介质柱处于饱和磁场的分析 | 第43-44页 |
4.3.3 耦合效应与波导宽度d和施加磁场大小的关系 | 第44-45页 |
4.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45-50页 |
4.4.1 二维场图模拟 | 第45-47页 |
4.4.2 平均时间能流图的分析 | 第47-49页 |
4.4.3 点源设置位置对能流相消的影响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单向波导模式的转换及波束的分裂 | 第51-58页 |
5.1 引言 | 第51-52页 |
5.2 单个波导中两个边界模式的耦合现象 | 第52-53页 |
5.3 设计十字波导 | 第53-57页 |
5.3.1 水平波导A、B点特征场分析 | 第53-54页 |
5.3.2 设计十字波导 | 第54-55页 |
5.3.3 十字波导数值模拟和分析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