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模式生物家蚕 | 第13-17页 |
1.1.1 家蚕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 | 第13-14页 |
1.1.2 家蚕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1.3 家蚕在人类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1.4 家蚕在有害物质监测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2 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2.1 纳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7-18页 |
1.2.2 纳米材料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 第18-19页 |
1.2.3 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 第19-21页 |
1.3 相关实验技术 | 第21-23页 |
1.3.1 等电点聚焦与二维电泳技术 | 第21-22页 |
1.3.2 二维电泳技术的局限性 | 第22页 |
1.3.3 质谱技术及其原理 | 第22-23页 |
1.3.4 质谱技术的局限性 | 第23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23-24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纳米银对Sf9细胞和家蚕生长的影响 | 第26-36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2.2.1 细胞复苏 | 第27-28页 |
2.2.2 细胞培养 | 第28页 |
2.2.3 家蚕饲养 | 第28页 |
2.2.4 纳米材料的稳定性验证 | 第28-29页 |
2.3 纳米银对Sf9细胞的影响 | 第29-31页 |
2.4 纳米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1-34页 |
2.4.1 纳米银对家蚕体重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2 纳米银对家蚕结茧率、成蛾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2.5 讨论与分析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纳米银对家蚕中肠的转录组学分析 | 第36-5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3.2.1 RNA测序分析 | 第37页 |
3.2.2 总RNA的提取—Trizol法 | 第37-39页 |
3.2.3 RNA反转录成cDNA | 第39页 |
3.2.4 Gene Ontology分析 | 第39-40页 |
3.2.5 KEGG Pathway分析 | 第40页 |
3.2.6 荧光定量PCR验证 | 第40-4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2-48页 |
3.3.1 家蚕中肠差异表达基因 | 第42-44页 |
3.3.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与KEGG分析 | 第44-46页 |
3.3.3 差异基因的荧光定量验证 | 第46-48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纳米银对家蚕中肠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50-6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51-53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3-62页 |
4.2.1 酚法抽提家蚕组织总蛋白 | 第53-54页 |
4.2.2 考马斯亮蓝(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54页 |
4.2.3 第一向等电点聚焦 | 第54-56页 |
4.2.4 第二向SDS-PAGE电泳 | 第56-57页 |
4.2.5 聚丙烯酰胺染色与脱色 | 第57-58页 |
4.2.6 图像扫描与分析 | 第58-59页 |
4.2.7 差异蛋白质谱鉴定 | 第59-61页 |
4.2.8 差异蛋白的GO分析 | 第61页 |
4.2.9 引物设计 | 第61-62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2-66页 |
4.3.1 家蚕中肠二维电泳图谱的差异分析与鉴定 | 第62-64页 |
4.3.2 差异蛋白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 第64-65页 |
4.3.3 差异蛋白的GO分析 | 第65-66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纳米银对家蚕脂肪体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 第68-78页 |
5.1 材料与试剂 | 第68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68页 |
5.1.2 试验试剂 | 第68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5.2.1 实验方法 | 第68页 |
5.2.2 引物设计 | 第68-69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9-74页 |
5.3.1 家蚕脂肪体二维电泳图谱 | 第69-70页 |
5.3.2 差异蛋白的质谱鉴定 | 第70-72页 |
5.3.3 差异蛋白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 第72-74页 |
5.3.4 差异蛋白的GO分析 | 第74页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74-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95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95-96页 |
附录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