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马五5亚段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风化壳古岩溶储层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取得创新成果第13-14页
第2章 地质背景第14-28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14-15页
    2.2 构造特征第15-16页
    2.3 地层特征第16-26页
        2.3.1 标志层特征第16-18页
        2.3.2 地层划分方案第18-21页
        2.3.3 地层对比第21-24页
        2.3.4 地层展布特征第24-26页
    2.4 沉积相特征第26-28页
        2.4.1 沉积背景第26-27页
        2.4.2 沉积微相及展布特征第27-28页
第3章 风化壳古岩溶发育特征第28-55页
    3.1 古岩溶识别标志第28-34页
        3.1.1 地层学标志第28-29页
        3.1.2 岩石学标志第29-30页
        3.1.3 录井识别标志第30页
        3.1.4 测井曲线上的岩溶作用标志第30-31页
        3.1.5 成像测井上的岩溶作用标志第31-33页
        3.1.6 微量元素特征第33页
        3.1.7 同位素特征第33-34页
    3.2 古岩溶类型第34-36页
    3.3 古岩溶分带第36-38页
    3.4 古岩溶期次划分第38-42页
        3.4.1 层内岩溶第38-41页
        3.4.2 岩溶演化第41-42页
    3.5 古地貌特征第42-49页
        3.5.1 古地貌恢复的方法第42-44页
        3.5.2 古地貌单元划分依据第44-46页
        3.5.3 岩溶古地貌单元的划分与特征第46-49页
    3.6 马五_5亚段地层岩溶特征第49-55页
第4章 马五_5白云岩储层特征第55-73页
    4.1 岩石学特征第55-57页
    4.2 储集空间特征第57-61页
        4.2.1 孔隙型第57-58页
        4.2.2 裂缝型第58-60页
        4.2.3 裂缝—孔隙型第60-61页
    4.3 物性特征第61-63页
        4.3.1 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第61-62页
        4.3.2 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第62-63页
    4.4 孔喉结构特征第63-64页
    4.5 电性特征第64-65页
    4.6 储层综合评价第65-66页
    4.7 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模式第66-73页
        4.7.1 白云岩特征第66-70页
        4.7.2 白云岩成因模式第70-73页
第5章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第73-76页
    5.1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第73-74页
        5.1.1 沉积环境第73页
        5.1.2 古岩溶作用第73-74页
        5.1.3 白云岩化作用第74页
    5.2 储层分布规律第74-76页
第6章 结论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地区滑坡风险预警方法研究--以大理市为例
下一篇:春光油田复杂油水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