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地区滑坡风险预警方法研究--以大理市为例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2.2 地质灾害预警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3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33页 |
2.1 可拓预警原理 | 第21-25页 |
2.1.1 可拓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2.1.2 可拓理论的预警原理 | 第22-23页 |
2.1.3 基于可拓理论的滑坡预警模型建立 | 第23-25页 |
2.2 层次分析法 | 第25-31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第3章 滑坡预警方法体系构建 | 第33-50页 |
3.1 预警等级及预警准则的确定 | 第33-34页 |
3.1.1 预警等级划分 | 第33页 |
3.1.2 预警等级确定 | 第33-34页 |
3.2 预警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34-35页 |
3.3 滑坡灾害影响因子 | 第35-50页 |
3.3.1 基础因子 | 第36-39页 |
3.3.2 人类影响因子 | 第39-48页 |
3.3.3 诱发因子 | 第48-50页 |
第4章 滑坡预警模型应用 | 第50-59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50-52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50-51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51页 |
4.1.3 工程建设情况 | 第51-52页 |
4.2 实例应用 | 第52-59页 |
4.2.1 构建经典域 | 第52-53页 |
4.2.2 构建节域物元 | 第53-54页 |
4.2.3 构建待评价物元 | 第54-55页 |
4.2.4 计算关联度 | 第55-57页 |
4.2.5 确定预警等级 | 第57-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5.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60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