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城市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探究--以武汉市汉阳区为探究范围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4-15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9页
        1.3.1 城市公共空间第15-16页
        1.3.2 居住空间第16-17页
        1.3.3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与居住区公共空间概念辨析第17页
        1.3.4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资源第17-18页
        1.3.5 城市活力性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9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9-20页
        1.5.1 研究选题的创新第19-20页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第20页
        1.5.3 研究思路的创新第20页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4页
        1.6.1 研究方法第20-22页
        1.6.2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2章 微型公共空间特征归纳与研究类型选取第24-44页
    2.1 微型公共空间普遍特征研究第24-31页
        2.1.1 国外相关微型公共空间典型案例分析第24-29页
        2.1.2 国内相关微型公共空间典型案例分析第29-31页
        2.1.3 微型公共空间特征总结第31页
    2.2 研究类型的选取第31-36页
        2.2.1 前期调研第32页
        2.2.2 研究规模界定第32-33页
        2.2.3 基于对城市活力性影响考虑的研究类型选取第33-36页
    2.3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的空间特征分析第36-42页
        2.3.1 引入类型学分析的思路第36页
        2.3.2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案例类型学分析第36-41页
        2.3.3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的类型特征归纳第41-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量的供给与城市活力性探究第44-54页
    3.1 公共空间的量与城市活力性的关系第44页
    3.2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的量与城市活力性第44-45页
    3.3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增补规划——城市活力性场所的供应第45-52页
        3.3.1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服务半径第46页
        3.3.2 现状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资源情况把控第46-50页
        3.3.3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分布规划第50-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资源活力性评价第54-62页
    4.1 活力性评价要素的选取第54-56页
        4.1.1 空间使用强度评价要素第54-55页
        4.1.2 空间环境质量评价要素第55-56页
    4.2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现状资源综合评价第56-61页
        4.2.1 现状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资源空间使用强度评判第56-57页
        4.2.2 现状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资源质量评判第57-60页
        4.2.3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综合评价结论第60-61页
    4.3 现状资源综合活力性评判概述第61-62页
第5章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打造探究第62-80页
    5.1 公共空间活力性的打造探究第62-65页
        5.1.1 公共空间活力的来源——人的活动第62-63页
        5.1.2 物质空间质量与人的活动关系第63-64页
        5.1.3 心理认知驱动与人的活动第64-65页
    5.2 城市老旧社区的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打造探究第65-72页
        5.2.1 老旧社区中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资源概述第65-66页
        5.2.2 城市老旧社区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打造第66-72页
    5.3 城市建成区的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打造第72-78页
        5.3.1 建成区中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概述第72-73页
        5.3.2 建成区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打造第73-78页
    5.4 城市新建区的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打造第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6章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打造设计实例第80-96页
    6.1 现状资源基本情况第80-82页
        6.1.1 选点区位分析第80-81页
        6.1.2 步行路径与公共交通分析第81-82页
        6.1.3 周边功能分析第82页
    6.2 选点现状资源问题分析第82-83页
    6.3 现状资源空间使用强度评价第83-84页
    6.4 现状资源空间质量评价与活力性打造第84-94页
        6.4.1 二桥社区公园东南角入口节点活力性打造第84-88页
        6.4.2 二桥社区公园西北角入口节点第88-91页
        6.4.3 二桥社区公园西南角入口节点第91-94页
    6.5 活力性打造设计总结第94-96页
第7章 总结第96-98页
    7.1 总结第96-97页
    7.2 展望与不足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附录 1第102-106页
    图片来源第102-104页
    表格来源第104-106页
附录 2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氏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室内设计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BIM的PPP项目实施阶段物有所值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