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BIM的PPP项目实施阶段物有所值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2.2 PPP项目中VFM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基于BIM的PPP项目实施阶段VFM评价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技术介绍第18-30页
    2.1 BIM技术第18-19页
        2.1.1 BIM的基本概念第18页
        2.1.2 BIM的实现方式第18-19页
    2.2 PPP模式及运作流程第19-22页
        2.2.1 PPP模式内涵第19页
        2.2.2 PPP项目运作流程第19-20页
        2.2.3 PPP项目模式的分类第20-22页
    2.3 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第22-30页
        2.3.1 物有所值评价内涵第22页
        2.3.2 物有所值评价的基本方法第22-23页
        2.3.3 VFM的评判标准第23页
        2.3.4 VFM评价的内容第23-26页
        2.3.5 全寿命周期中VFM评价的流程第26-30页
第3章 BIM技术在PPP项目上的实现方式及作用第30-44页
    3.1 PPP项目施工阶段BIM的 5D信息平台的建立及作用第30-36页
        3.1.1 BIM的 5D信息平台的构成第30-32页
        3.1.2 BIM的 5D信息平台的实现方式第32-34页
        3.1.3 基于BIM的 5D信息平台的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第34-36页
    3.2 基于BIM的PPP项目运营管理平台的建立及作用第36-40页
        3.2.1 基于BIM的运营管理平台的建立第36-37页
        3.2.2 基于BIM的运营阶段精细化管理第37-40页
    3.3 BIM技术为VFM评价提供的数据支撑第40-42页
    3.4 基于BIM信息平台的VFM预警体系第42-44页
第4章 基于BIM的PPP项目实施阶段VFM评价第44-64页
    4.1 VFM评价中的基本假设第44-45页
        4.1.1 折现率第44-45页
        4.1.2 贷款利率第45页
        4.1.3 合理的利润率第45页
    4.2 基于BIM的PPP项目PSC值的构建第45-48页
        4.2.1 初始PSC值第45-47页
        4.2.2 竞争中立调整值第47-48页
        4.2.3 项目全部风险成本第48页
    4.3 风险量化及分担的具体方法第48-60页
        4.3.1 基于WBS-RBS方法的风险识别第48-53页
        4.3.2 基于AHP的风险损失评估第53-56页
        4.3.3 基于集值统计法的风险概率评估第56-58页
        4.3.4 风险分担流程及方法第58-60页
        4.3.5 全部风险成本的计算第60页
    4.4 基于BIM的PPP项目PPP值的构建第60-61页
        4.4.1 政府股权投资第60-61页
        4.4.2 运营补贴第61页
        4.4.3 自留风险成本第61页
    4.5 VFM定量评价结果第61页
    4.6 引入BIM前后VFM评价对比分析第61-64页
第5章 基于BIM的PPP项目VFM评价案例分析第64-88页
    5.1 项目概况第64页
    5.2 项目合同结构及具体融资模式第64-65页
    5.3 建立数据化的VFM测算平台第65-73页
        5.3.1 建立施工阶段的VFM测算平台第65-68页
        5.3.2 建立运营阶段的VFM测算平台第68-73页
    5.4 VFM定量评价第73-86页
        5.4.1 初始PSC值计算第73-74页
        5.4.2 竞争中立调整值计算第74-75页
        5.4.3 全部风险成本的计算第75-86页
        5.4.4 PSC值的计算第86页
        5.4.5 PPP值的计算第86页
        5.4.6 VFM定量评价结果第86页
    5.5 小结第86-8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6.1 研究结论第88页
    6.2 研究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探究--以武汉市汉阳区为探究范围
下一篇:新疆某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