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exNoC的SoC性能评估与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1.1.1 片上网络的先进性 | 第16-17页 |
1.1.2 性能验证 | 第17-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片上网络相关技术研究 | 第24-36页 |
2.1 片上网络技术概述 | 第24页 |
2.2 片上网络设计方法 | 第24-26页 |
2.3 片上网络关键技术 | 第26-28页 |
2.3.1 拓扑结构 | 第26-27页 |
2.3.2 路由算法 | 第27页 |
2.3.3 交换技术 | 第27-28页 |
2.4 片上网络性能指标 | 第28-30页 |
2.4.1 吞吐量 | 第28页 |
2.4.2 延时 | 第28-29页 |
2.4.3 面积 | 第29页 |
2.4.4 功耗 | 第29-30页 |
2.4.5 服务质量 | 第30页 |
2.5 System C与交易级建模 | 第30-33页 |
2.5.1 系统级描述语言System C | 第30-31页 |
2.5.2 交易级建模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FlexNoC关键技术研究 | 第36-52页 |
3.1 FlexNoC概述 | 第36-37页 |
3.2 FlexNoC设计流程 | 第37-38页 |
3.3 FlexNoC拓扑结构 | 第38-40页 |
3.3.1 Crossbar拓扑 | 第39-40页 |
3.3.2 总线拓扑 | 第40页 |
3.4 FlexNoC硬件传输单元 | 第40-47页 |
3.4.1 交换器和链路 | 第41页 |
3.4.2 串行化适配器 | 第41-43页 |
3.4.3 时钟适配器 | 第43-44页 |
3.4.4 FIFO和速率适配器 | 第44-46页 |
3.4.5 流水线 | 第46-47页 |
3.5 FlexNoC服务质量 | 第47-50页 |
3.5.1 QoS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3.5.2 QoS产生器 | 第48-49页 |
3.5.3 QoS仲裁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系统性能评估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64页 |
4.1 验证环境描述 | 第52-53页 |
4.2 性能验证流程 | 第53-54页 |
4.3 待测SoC的互连架构简介 | 第54-56页 |
4.4 测试用例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3页 |
4.4.1 视频回放测试用例 | 第56-58页 |
4.4.2 视频编码测试用例 | 第58-59页 |
4.4.3 视频会议测试用例 | 第59-61页 |
4.4.4 图形用户界面的合成测试用例 | 第61-62页 |
4.4.5 图形用户界面的无线投影测试用例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64-72页 |
5.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64页 |
5.2 测试用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71页 |
5.2.1 视频回放用例的性能分析 | 第64-67页 |
5.2.2 视频编码用例的性能分析 | 第67-68页 |
5.2.3 视频会议用例的性能分析 | 第68页 |
5.2.4 图形用户界面的合成用例的性能分析 | 第68-69页 |
5.2.5 图形用户界面的无线投影用例的性能分析 | 第69页 |
5.2.6 存储器对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