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铁路通过能力、运送能力论文

繁忙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优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2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优化研究综述第17-20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情况分析第23-41页
    2.1 日本新干线通过能力利用情况第23-26页
    2.2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情况第26-38页
        2.2.1 京沪高铁线路通过能力利用现状第27-33页
        2.2.2 京沪高铁高峰小时列车数量分析第33-38页
    2.3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特点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62页
    3.1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第41-50页
        3.1.1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概念第41-42页
        3.1.2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第42-45页
        3.1.3 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第45-50页
    3.2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0-57页
        3.2.1 设施设备第50-51页
        3.2.2 运输组织模式第51-52页
        3.2.3 行车组织第52-56页
        3.2.4 列车运行图结构第56-57页
    3.3 各因素对通过能力利用的影响规律第57-60页
    3.4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优化建议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优化模型第62-78页
    4.1 问题描述及相关条件假设第62-64页
        4.1.1 问题描述第62-63页
        4.1.2 相关假设第63-64页
    4.2 模型构建第64-71页
        4.2.1 变量定义及参数说明第64-65页
        4.2.2 约束条件分析第65-67页
        4.2.3 目标函数分析第67-70页
        4.2.4 通过能力利用优化模型第70-71页
    4.3 模型求解第71-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实例分析第78-88页
    5.1 京沪高速铁路徐州东-蚌埠南间行车组织概况第78-82页
    5.2 徐州东-蚌埠南列车停站及越行优化第82-85页
    5.3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优化建议第85-88页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附录1 北京南-上海虹桥段列车停站方案表第95-97页
附录2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总体示意图第97-103页
附录3 京沪高速铁路区间开行列车对数情况第103-105页
附录4 徐州东-蚌埠南站间的情况说明第105-108页
附录5 2016年12月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第108-10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方案图编制优化方法及系统规划研究
下一篇:考虑车站疏散能力的地铁开行方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