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8-20页 |
1. 3-季碳氧化吲哚的主要合成方法 | 第8-17页 |
1.1 通过C-H活化反应构建 3-季碳氧化吲哚骨架 | 第9-10页 |
1.2 通过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构建 3-季碳氧化吲哚 | 第10页 |
1.3 通过Micheal加成反应构建 3-季碳氧化吲哚 | 第10-11页 |
1.4 通过 3+2 环加成反应构建 3-季碳氧化吲哚 | 第11-12页 |
1.5 通过mannich反应构建 3-季碳氧化吲哚 | 第12-13页 |
1.6 通过aldol反应构建 3-季碳氧化吲哚 | 第13-14页 |
1.7 通过串联反应构建 3-季碳氧化吲哚 | 第14-17页 |
2. 3-季碳氧化吲哚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17-20页 |
第一部分 3-季碳氧化吲哚并 3-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 | 第20-51页 |
1. 课题设计的思路 | 第20-21页 |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1-23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21-23页 |
3. 实验部分 | 第23-49页 |
3.1 合成路线 | 第23页 |
3.2 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23-25页 |
3.3 底物的拓展 | 第25-27页 |
3.4 具体的实验步骤 | 第27-28页 |
3.5 原料的合成步骤 | 第28-29页 |
3.6 单晶数据与结构 | 第29页 |
3.7 波谱数据 | 第29-46页 |
3.8 体外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46-49页 |
3.8.1 测定步骤 | 第46页 |
3.8.2 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 第46-49页 |
4. 结果及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二部分 3-季碳氧化吲哚化合物的合成 | 第51-90页 |
第一章 新型 3-季碳胺甲基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 第51-60页 |
1. 课题设计的思路 | 第51页 |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1-53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51-52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52-53页 |
3. 实验部分 | 第53-59页 |
3.1 合成路线 | 第53页 |
3.2 催化剂的筛选 | 第53-54页 |
3.3 底物的拓展 | 第54页 |
3.4 具体的实验步骤 | 第54页 |
3.5 原料的合成步骤 | 第54-55页 |
3.6 波谱数据 | 第55-59页 |
4. 结果及讨论 | 第59-60页 |
第二章 新型 3-氨基-α-羟基-β-酯基3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60-76页 |
1. 课题设计的思路 | 第60页 |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60-62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60-61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61-62页 |
3. 实验部分 | 第62-75页 |
3.1 合成路线 | 第62页 |
3.2 底物的拓展 | 第62-63页 |
3.3 具体的实验步骤 | 第63-64页 |
3.4 原料的合成步骤 | 第64页 |
3.5 波谱数据 | 第64-75页 |
4. 结果及讨论 | 第75-76页 |
第三章 β-紫罗兰酮拼接氧化吲哚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76-90页 |
1. 课题设计的思路 | 第76页 |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76-78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76-77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77-78页 |
3. 实验部分 | 第78-89页 |
3.1 合成路线 | 第78页 |
3.2 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78-79页 |
3.3 底物的拓展 | 第79-80页 |
3.4 具体的实验步骤 | 第80-81页 |
3.5 原料的合成步骤 | 第81页 |
3.6 单晶数据与结构 | 第81页 |
3.7 波谱数据 | 第81-88页 |
3.8 体外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88-89页 |
4. 结果及讨论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附录 | 第96-97页 |
图版 | 第97-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