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1.1 对C部分修饰 | 第9-16页 |
1.2 对B部分修饰 | 第16页 |
1.3 对A部分修饰 | 第16页 |
1.4 对C、B部分同时修饰 | 第16-18页 |
1.5 对C、A部分同时修饰 | 第18-20页 |
1.6 其他方面修饰 | 第20-22页 |
1.7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伊马替尼衍生物的合成设计 | 第23-26页 |
2.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2.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23-26页 |
2.2.1 设计路线的参考 | 第23-24页 |
2.2.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方案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伊马替尼衍生物的合成 | 第26-48页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6-29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7-29页 |
3.2 1,3,4-噁二唑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A系列目标化合物合成) | 第29-36页 |
3.2.1 1,3,4-噁二唑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线路 | 第29-36页 |
3.2.1.1 2-((4-甲基-3–((4-(吡啶3基)嘧啶2基)氨基)苯基)氨基)2氧代乙酸乙酯(AZJT-1)的合成 | 第29-30页 |
3.2.1.2 2-肼基-N-(4-甲基-3 – ((4-(吡啶3基)吡啶2基)氨基)苯基)2氧代乙酰胺(AZJT-2)的合成 | 第30页 |
3.2.1.3 1,3,4-噁二唑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30-36页 |
3.3 1,3,4-噁二唑环乙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B系列目标化合物合成) | 第36-42页 |
3.3.1 1,3,4-噁二唑环乙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线路 | 第36-42页 |
3.3.1.1 关于 5-取苯基-1,3,4-噁二唑-2 硫醇的合成 | 第36-37页 |
3.3.1.2 2-氯-N-(4-甲基-3 –((4-(吡啶3基)嘧啶2基)氨基)苯基)乙酰胺的合成 | 第37-38页 |
3.3.1.3 1,3,4-噁二唑乙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38-42页 |
3.4 含氮杂环类衍生物的合成(C系列目标化合物合成) | 第42-44页 |
3.4.1 含氮杂环类衍生物的合成线路 | 第42-44页 |
3.5 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D系列目标化合物合成) | 第44-48页 |
3.5.1 硫脲类衍生物合成的线路 | 第44页 |
3.5.2 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44-48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8-61页 |
4.1 目标化合物汇总 | 第48-54页 |
4.2 中间体条件优化: | 第54-57页 |
4.2.1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 第55页 |
4.2.2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3 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 第56页 |
4.2.4 反应溶剂对收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 波谱解析 | 第57-61页 |
4.3.1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解析 | 第58-59页 |
4.3.2 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解析 | 第59-60页 |
4.3.3 质谱解析(MS)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不足和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附图 | 第69-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