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脑机交互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1 基本概念 | 第12页 |
1.2.2 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脑机交互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脑机交互系统的关键技术难题 | 第16-17页 |
1.5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2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的脑机交互系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第20-26页 |
2.1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 | 第20-22页 |
2.1.1 大脑的解剖结构 | 第20-21页 |
2.1.2 大脑皮层及其功能分区 | 第21-22页 |
2.2 脑电信号基础 | 第22-24页 |
2.2.1 脑电信号产生机理 | 第22-23页 |
2.2.2 脑电信号类型及其特点 | 第23-24页 |
2.3 事件相关同步/去同步的研究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的脑机交互系统设计与脑电信号采集研究 | 第26-34页 |
3.1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脑机交互系统设计 | 第26-28页 |
3.2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的脑机交互系统离线信号采集 | 第28-33页 |
3.2.1 实验设备描述 | 第28-30页 |
3.2.2 实验设备参数设置 | 第30页 |
3.2.3 实验相关注意事项,对象选择及实验环境设置 | 第30-31页 |
3.2.4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离线采集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3.2.5 实验数据采集结果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眼电伪迹滤除 | 第34-49页 |
4.1 眼电伪迹滤除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4.2 眼电伪迹去除算法 | 第35-38页 |
4.2.1 独立分量分析 | 第35-36页 |
4.2.2 混叠多导眼电信号 | 第36页 |
4.2.3 利用相关系数识别混叠眼电信号独立分量 | 第36-37页 |
4.2.4 改进独立分量分析 | 第37-38页 |
4.3 改进ICA算法去除眼电伪迹 | 第38-41页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4.4.1 去噪效果 | 第41-44页 |
4.4.2 均方根误差 | 第44-45页 |
4.4.3 去噪耗时 | 第45页 |
4.4.4 信噪比 | 第45-46页 |
4.4.5 IICA用于实际BCI系统中的效果 | 第46-47页 |
4.4.6 实验总结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 | 第49-58页 |
5.1 基于小波变换的运动想象脑电信特征提取 | 第49-53页 |
5.1.1 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 第49-50页 |
5.1.2 基于Mallat算法的小波变换提取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 | 第50-53页 |
5.2 Logistic分类器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分类 | 第53-55页 |
5.2.1 Logistic分类器构建 | 第53-54页 |
5.2.2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 | 第54-55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5.3.1 分类准确率 | 第55-56页 |
5.3.2 分类耗时 | 第56页 |
5.3.3 实验总结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脑机交互系统的构建与在线实验 | 第58-71页 |
6.1 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实现 | 第58-59页 |
6.2 脑电信号分析处理模块软件实现 | 第59-62页 |
6.2.1 数据接收 | 第59-62页 |
6.2.2 波形显示 | 第62页 |
6.2.3 数据处理 | 第62页 |
6.3 神经反馈模块软件设计 | 第62-66页 |
6.3.1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在线模式识别 | 第62-63页 |
6.3.2 运动想象方向控制训练 | 第63-64页 |
6.3.3 运动想象控制虚拟人体模型训练 | 第64-66页 |
6.4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脑机交互系统操作方法 | 第66-67页 |
6.5 面向运动想象康复训练的脑机交互系统在线实验 | 第67-70页 |
6.5.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67-68页 |
6.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总结 | 第71-72页 |
7.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