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革命传统教育论文

山西革命精神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引言第14-20页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第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四、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一章 山西革命精神的时代表征第20-32页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感天动地的太行精神第20-24页
        1.1.1 太行精神的孕育第20页
        1.1.2 太行精神形成离不开党的领导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第20-22页
        1.1.3 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第22-24页
    1.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闻名全国的大寨精神第24-28页
        1.2.1 大寨精神的孕育第24-25页
        1.2.2 大寨精神形成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第25-26页
        1.2.3 大寨精神的科学内涵第26-28页
    1.3 改革开放新时期得以彰显的右玉精神第28-32页
        1.3.1 右玉精神的孕育第28页
        1.3.2 右玉精神形成离不开党员干部一以贯之的政绩观第28-30页
        1.3.3 右玉精神的科学内涵第30-32页
第二章 山西革命精神的共同价值取向第32-37页
    2.1 始终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实现更新发展第32-33页
    2.2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33-34页
    2.3 始终保持顾全大局的革命胸怀第34-35页
    2.4 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第35-37页
第三章 山西革命精神的形成因素第37-51页
    3.1 客观条件:山西别样的地理文化第37-39页
        3.1.1 “表里山河”的地理第37-38页
        3.1.2 变革奉法的地域文化第38-39页
    3.2 品格基础:山西人的性格特质第39-41页
        3.2.1 坚韧不拔第39-40页
        3.2.2 忠义诚信第40页
        3.2.3 团结互助第40-41页
    3.3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山西第41-45页
        3.3.1 五四运动开辟传播路径第41-42页
        3.3.2 “一个刊物,一个书社,一个学会”第42-43页
        3.3.3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山西革命实践第43-45页
    3.4 领导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45-51页
        3.4.1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山西的初创第45-46页
        3.4.2 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山西抗日的主要领导力量第46-49页
        3.4.3 中国共产党成为山西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第49-51页
第四章 弘扬山西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第51-56页
    4.1 新时期山西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第51-52页
        4.1.1 政治生态恶化,塌方式腐败重挫山西形象第51页
        4.1.2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结构转型维艰第51-52页
    4.2 弘扬山西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第52-56页
        4.2.1 坚定理想信念,顺应发展新要求第52-53页
        4.2.2 激励党员干部带头实干,坚持为人民服务第53页
        4.2.3 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第53-54页
        4.2.4 树立坚韧不拔意志,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民慈善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研究
下一篇:我国银行员工职业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