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3-20页 |
第一章 公民慈善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0-32页 |
1.1 公民慈善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第20-23页 |
1.1.1 公民慈善意识 | 第20-22页 |
1.1.2 价值观 | 第22页 |
1.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2-23页 |
1.2 公民慈善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 第23-28页 |
1.2.1 传统文化视角:文化渊源相一致 | 第23-25页 |
1.2.2 价值观视角:价值取向相一致 | 第25-27页 |
1.2.3 践行视角:实践过程相一致 | 第27-28页 |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公民慈善意识的必要性 | 第28-32页 |
1.3.1 构筑慈善价值根基 | 第28-29页 |
1.3.2 凝聚慈善价值共识 | 第29-30页 |
1.3.3 强化慈善价值规范 | 第30-32页 |
第二章 从价值观视角审视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现状 | 第32-45页 |
2.1 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现状的调查情况 | 第32-38页 |
2.1.1 理论认知现状 | 第32-34页 |
2.1.2 情感认同现状 | 第34-36页 |
2.1.3 日常践行现状 | 第36-38页 |
2.2 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困境 | 第38-42页 |
2.2.1 理论认知浅显 | 第38页 |
2.2.2 情感认同偏弱 | 第38-39页 |
2.2.3 信念意志薄弱 | 第39页 |
2.2.4 知行统一困难 | 第39-42页 |
2.3 公民慈善意识培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2.3.1 慈善价值信仰的缺失 | 第42页 |
2.3.2 慈善价值标准的模糊 | 第42-43页 |
2.3.3 慈善价值取向多元化 | 第43页 |
2.3.4 慈善价值选择的悖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路径分析 | 第45-70页 |
3.1 国家层面:构建制度保障机制 | 第45-53页 |
3.1.1 良好政策是有力导向 | 第45-47页 |
3.1.2 制度机制是强力支撑 | 第47-49页 |
3.1.3 法律法规是重要保障 | 第49-53页 |
3.2 社会层面:营造社会慈善氛围 | 第53-61页 |
3.2.1 慈善文化:弘扬现代慈善理念 | 第53-55页 |
3.2.2 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公信力的建设 | 第55-57页 |
3.2.3 大众传媒:加强慈善宣传与监督 | 第57-61页 |
3.3 个人层面:导引重点群体建设 | 第61-70页 |
3.3.1 积极调动富裕人群的带头作用 | 第61-63页 |
3.3.2 充分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 | 第63-66页 |
3.3.3 大力推进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