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摩擦理论建模与应用 | 第12-19页 |
1.2.1 摩擦现象及特性 | 第12-13页 |
1.2.2 摩擦模型 | 第13-18页 |
1.2.3 摩擦阻尼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9-22页 |
1.3.1 基于弹簧作动装置的被动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 第19-20页 |
1.3.2 基于电磁铁作动装置的主动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 第20-21页 |
1.3.3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 | 第22-24页 |
1.5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弹支干摩擦擦阻尼器减振机理 | 第27-39页 |
2.1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基本结构 | 第27-28页 |
2.2 干摩擦的阻尼减振作用 | 第28-36页 |
2.2.1 单自由度质量弹簧振子的自由振动 | 第28-32页 |
2.2.2 单自由度质量弹簧振子在简谐激振力下的受迫振动 | 第32-36页 |
2.3 小结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干摩擦模型 | 第39-55页 |
3.1 迟滞弹簧干摩擦模型 | 第39-40页 |
3.2 小球/底盘干摩擦模型 | 第40-54页 |
3.2.1 摩擦副的二维相对运动 | 第40-42页 |
3.2.2 考虑底盘质量的小球/底盘干摩擦模型 | 第42-49页 |
3.2.3 底盘无质量的小球/底盘干摩擦模型 | 第49-54页 |
3.3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带有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 | 第55-77页 |
4.1 带有干摩擦阻尼的质量弹簧振子 | 第55-61页 |
4.1.1 基于小球/底盘干摩擦模型的质量弹簧振子一维运动 | 第55-59页 |
4.1.2 基于小球/底盘干摩擦模型的质量弹簧振子二维运动 | 第59-61页 |
4.2 带有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转子系统 | 第61-72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61-62页 |
4.2.2 符号说明 | 第62-63页 |
4.2.3 坐标系的选取 | 第63页 |
4.2.4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第63-69页 |
4.2.5 矩阵形式的复变量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第69-71页 |
4.2.6 状态方程 | 第71-72页 |
4.3 模型验证 | 第72-76页 |
4.4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减振特性 | 第77-97页 |
5.1 模型参数选取 | 第77-78页 |
5.2 转子系统的模态属性 | 第78-83页 |
5.2.1 解析法 | 第78-80页 |
5.2.2 传递矩阵法 | 第80-82页 |
5.2.3 数值积分法 | 第82-83页 |
5.3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减振特性 | 第83-96页 |
5.3.1 阻尼器的安装位置 | 第84-87页 |
5.3.2 弹性支承与转轴的刚度比 | 第87-90页 |
5.3.3 压紧力与摩擦系数 | 第90-93页 |
5.3.4 摩擦副切向接触刚度与静摩擦片安装刚度 | 第93-96页 |
5.4 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转子匹配的动力学设计 | 第97-115页 |
6.1 干摩擦刚度和干摩擦阻尼 | 第97-102页 |
6.1.1 圆进动轨迹假设条件下的动、静摩擦片运动分析 | 第97-99页 |
6.1.2 干摩擦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 | 第99-101页 |
6.1.3 参数的影响及临界摩擦力 | 第101-102页 |
6.2 传递矩阵法求解带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 第102-104页 |
6.2.1 计算步骤 | 第102-103页 |
6.2.2 算例分析 | 第103-104页 |
6.3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转子系统动力学匹配设计 | 第104-113页 |
6.3.1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主要设计参数 | 第104-105页 |
6.3.2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转子匹配的动力学设计流程及示例 | 第105-113页 |
6.4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七章 智能压电陶瓷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设计与验证实验 | 第115-147页 |
7.1 转子实验器结构及其模态特性 | 第115-120页 |
7.1.1 转子实验器结构及参数 | 第115-119页 |
7.1.2 转子实验器模态特性 | 第119-120页 |
7.2 智能压电陶瓷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设计 | 第120-129页 |
7.2.1 智能压电陶瓷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整体结构 | 第120-122页 |
7.2.2 折返式弹性支承 | 第122-126页 |
7.2.3 摩擦副 | 第126-127页 |
7.2.4 作动装置 | 第127-129页 |
7.3 转子系统实验装置测控系统 | 第129-132页 |
7.3.1 测点信息及通道布置 | 第130-131页 |
7.3.2 测控系统 | 第131-132页 |
7.4 智能压电陶瓷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减振实验 | 第132-145页 |
7.4.1 标定实验 | 第132-134页 |
7.4.2 预紧力调节及不同控制电压下的压紧力 | 第134-137页 |
7.4.3 动、静摩擦片最佳压紧力 | 第137-140页 |
7.4.4 临界转速区间开/关控制下的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减振效果 | 第140-143页 |
7.4.5 转子掉块故障后的停机实验 | 第143-145页 |
7.5 小结 | 第145-14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51页 |
8.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147-148页 |
8.2 工作展望 | 第148-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64-165页 |